不说还好,荀立这一提起郑玄,陆仁的双眼顿时一亮,心中暗道:“对啊!郑玄!我怎么把这号人物给忘了!?”
陆仁只是听到那句“改而投在了衮州曹公的幕下”心里就喀噔一下,心说我这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荀彧去年就跑到了曹操那里,那曹操打徐州的事极有可能就快要发生了,只不过现在是导火索事件还没有发生而已。看来这徐州是呆不得了,得尽快的跑路闪人。
鱼汤喝完,接下来煮饭煮菜的事陆仁也懒得去管,省得某个侍卫又要干咳上几声,再说这会儿的陆仁还想从荀立那里弄些情报。
(注1:关于曹操打陶谦,按正史的记载其实是打了两次。第一次是于193年入秋举兵,打到194年的春季收兵。休养了几个月后,即194年夏又再次举兵,然后就引发了刘备救援徐州,陈宫帮吕布偷曹操老窝的事,在演义中则是把两次并作了一次来写。瓶子这里考虑到后续情节发展对时间上的需要,是把两次并作一次来写,同时把刘备救援与吕布偷袭的事提前了一年。)
陆仁又不是笨蛋,一见那侍从向荀立猛甩眼色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一时间是又好气又好笑却又有些理解。当然理解归理解,气还是有点赌的,索性把这罐鱼汤挂到火堆上加热好,自己先舀上了一大碗,然后平举着碗向荀立笑了笑,一仰脖子三下五除二的就把这碗鱼汤全灌进了肚,心中还在恶意的暗道:“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我多喝点再说!知不知道这年头的小农村里,想弄点荤腥有多难啊?”
荀立立刻用用一副“你白痴啊”的神情望向了陆仁:“郑玄郑康成先生就在徐州,我自然是想去向郑先生求学。”
荀立的眼珠转了转,笑而问道:“义浩为何会有如此评语?难道你与郭奉孝相识?”
荀立见了陆仁的举动也不好出言制止,只能是瞪了一眼那个干咳的侍从,随后也赶紧的舀了一碗鱼汤向陆仁客气了一句“多谢陆兄盛情款待”,就试着先小抿了一口鱼汤。而这一口鱼汤进嘴再稍加品味,荀立便睁大了双眼呀然道:“好生鲜美的鱼汤!想我游学之时也曾吃过不少地方的美食,但如此鲜美的鱼汤却很少能够品尝到。真想不到陆兄你不但音律之艺出众,这厨艺竟也如此精湛。”
荀立深深的看了眼陆仁,随即哂笑道:“郭奉孝之前也去袁绍那里呆了一阵子,然后就跑回老家读书去了。说起来,他在准备离开袁绍之时到是说过与义浩你对袁绍的评价相近的话语,但在我看来嘛,这家伙是自知本事不够,为了不丢尽脸面,所以在说了一番漂亮话之后就灰溜溜的躲起来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陆仁的厨艺搁现代可能是平平常常,但在汉代就的确是属于上乘之流,至少他偶尔弄出来的东西,可比当时一般的做法要讲究得多了。像眼前的这罐鱼汤,可就喝得荀立眉飞色舞,荀立的几个侍卫也在不住的啧嘴,看样子是只恨鱼汤太少,有些意犹未尽。
陆仁道:“那……荀兄可知文若公现在仕于何处?”
话到这里陆仁才猛然想起来郭嘉这会儿好像还没有投奔到曹操的帐下,赶紧改口道:“我的意思是说,如果郭嘉也投奔到曹操的帐下,那很可能郭嘉就是曹操的陈平……哎,我总觉得这个比喻有点不太合适。其实要我说吧,文若公应该是曹操的萧何,郭嘉才是曹操的张子房。”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陆仁很无奈的一笑:“我到是很想和郭嘉认识,可好像根本就没什么机会。”
当陆仁再次从李老的小泥屋里出来时,手里多了一个瓦罐,笑着向荀立道:“也算是赶巧,正好李老今天钓了两条小鱼,我就弄了几块豆腐和调料煮了这罐鱼汤,多少总算是有点好东西招待你们。”
荀立见陆仁的脸色微变,心中也有些生疑,因此开口问道:“义浩为何色变?”
此言一出,荀立的脸色立刻大变,甚至这会儿脑子有些乱乱的陆仁都没有注意到荀立的几个侍从都下意识的把手按在了剑柄上!到是荀立的反应很快,马上就拿目光扫了一眼自己的那几个侍从,随后斜了斜身子,借此挡住了陆仁的视线,脸上也满是笑意:“义浩怎么会忽然问起了郭奉孝来?”
陆仁也笑了:“顺嘴问问罢了。不过郭嘉这个人嘛……怎么说呢?曹操曾说荀彧是他的张良张子房,那郭嘉就是曹……”
“漂亮的草包?”荀立听了大乐:“这个比喻到真是有趣!那义浩对文若他改为投奔的曹孟德又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