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十一回 小泄天机

第十一回 小泄天机

陆仁道:“真要没什么就好了。据我所知,陶府君弄出这么大的排场来送别曹太尉,其本意不外乎是想和最近声威颇盛的曹公示好结交。现在曹太尉要上路了,陶府君还特意的加派了五百军兵护送,其殷勤之意可见一斑。这本来都是好事,可陶府君派谁不好,偏偏派了个都尉张闿领兵护送,这回是想不闹出大事都难了!”

陆仁道:“刚才出城的是衮州曹公的父亲,太尉曹蒿。曹太尉是几天前路经徐州,受陶府君之邀在郯城小住了几天,直到今天才重新上路的。”

荀立道:“这也没什么吧?”

陆仁摇头笑道:“西面嘛,一个烧成了废墟焦土,早已荒无人烟的东都洛阳,占了又有什么意义?当然洛阳如果能重建起来的话仍会是块宝地,只是曹公眼下一没有那么充足的人力物力,二则董卓的余党旧部还在长安,单凭现在曹公一个人的实力也应付不了。所以别说曹公往西面打,西面的董卓旧部不打过来已经很不错了。”

荀立当场愣住,老半晌过去之后才迟疑不定的道:“义浩何出此言?”

陆仁又看了看四周之后才向荀立道:“常直兄,不是我吓唬你,也不是我在危言耸听,我只能告诉你徐州就快要大难临头了。而你也别再在徐州这里游学了,趁早离开徐州为上,最好是去荀彧荀文若那里,免得在兵革之中玉石不分。”

陆仁哂笑道:“常直兄,你好像搞错了吧?我只是在向你说明曹公肯定会借杀父之仇之名来急图徐州,你怎么问起我曹公应该怎么打徐州来了?我要是知道应该怎么打,怎么出谋画策或是领兵打仗,我还用得着在徐州这里当一个小小的樵夫以樵采为生吗?”

陆仁点点头:“曹太尉一死,曹公定然会兵发徐州,兴兵雪恨。”

“唉……常直兄,我的这番话说出来你可能会不信。但你信也好,不信也罢,记得千万不要在郯城城里和别的人说,不然引出了什么祸端,就变成我在害你了。”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其次,兵锋一交就往往会玉石不分,交战双方也难免的会成为仇敌。以这样的视点来看,荀立在徐州游学,没准就会稀哩糊涂的死在曹兵手里,而自己提醒一下荀立,让荀立躲过兵祸,就变成了对荀立有救命之恩;退一步来说,荀立是准备去郑玄那里求学,应该是能躲过直接性的兵灾之祸,但他作为曹操帐下谋臣荀彧的族人,兵革一过也很容易受到徐州本土人士的猜疑,甚至把荀立当成曹操派来徐州的细作都不是不可能的事,而陆仁这时提醒一下荀立,就能让荀立事先躲过一场无妄之灾,还是对荀立有恩的。

“南面是袁公路,他和袁本初的情况差不了太多,就目前来说实力也很强。而且现在这二袁之间不管动哪个,另一个肯定会出兵相助,谁让他们是同宗兄弟?而曹公的地盘又正好夹在二袁中间……”说到这里陆仁猛然想起来似乎自己说得太过头了些,硬生生的把后面一句“虽说这二袁早晚会闹翻,但不会是现在”给咽了回去。

首先陆仁考虑到荀立不但不是徐州本地的人,而且还是曹操帐下重要谋臣荀彧的族人,而接下来的要说的话明显是对曹操以及荀彧有利,那么以荀立的立场来说,当然会是站在曹操或者说是荀彧的那边,而不是徐州的这边。

荀立暗吸了一口凉气,再次打晾了陆仁数眼。虽说他早就隐约的看出陆仁绝对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贫苦樵夫,但也没想到陆仁这会儿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义浩兄你……见过曹公?”

陆仁低头整理了一下思路后才道:“据我所知,这张闿原本是黄巾余党,兵败势尽时为求活命才勉强归降的陶府君。这个人贼心未改,今虽在陶府君帐下为尉,但对他这号人来说也就是能勉强的糊糊口、活活命,好处却是半点都捞不到。而这样贼心不改的家伙,一但碰上什么油水可捞的机会就不会放过,所以我才会说这回陶府君派他护送曹太尉一家真的是所托非人……常直兄你也看见了,曹太尉的车架百余辆,任谁都看得出家底极丰,而像张闿这种贼心未改的人在路上不动歹念才怪了。杀人越货此就落草,这种事在这年头是不是也太平常了点?”

这时的陆仁还颇有些自得,因为他原先经常在论坛上和喷友们争论一些三国方面的问题,他的一些观点的赞同者也很多,也算是小有成就,现在也很有些向荀立摆显的意思:“因为另外三个方向曹公眼下都打不了。北面的冀州是袁本初占据着,其四世三公的名望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因此袁本初召集到了大批的人才,而且冀州殷富,袁本初早已是兵精粮足,这种实力可不是曹公眼下惹得起的。退一步说,曹公与袁本初本是知交好友,在他们二人之间还没有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他们也不会翻脸。必竟在明面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董卓……哦,现在得说是董卓的余党旧部。”

陆仁摇头:“我一个山野樵夫哪里会有机会见到曹公?实不相瞒,这些都是我从曹公往日曾做过的事中推断出来的。闲话我们也不说太多,我只说曹公一定会打徐州,因为曹公想要发展实力的话,眼下就只有徐州可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