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赶路的时候没啥话可说,大家都光顾着往前跑,喘气的劲都嫌不路,又哪还有心思去聊天?郭嘉又一直跟在曹操的身边,和曹操商议着什么。对此陆仁就算是再笨也知道他们商议的事可不是他能听的,所以就很知趣的避开老远。只是如此一来,他作为一个阴差阳错的“混”进到曹军中的人,大家对他都不熟,而且对他之前的身份有点敏感,就更加不会有人和他说话,以至于陆仁都有一种“身在数万军中,却仿如独行荒野”的感觉。
对陆仁的焦燥与不安,郭嘉当然是看在了眼里。略一沉吟之后郭嘉问道:“义浩你是不是觉得主公此举行之太过了一些?”
郭嘉摇了摇头道:“说实话,我也觉得是过份了点。但仔细一想,这是主公的立威之举。”
曹操瞥了眼那边正望着彭城方向发呆的陆仁,轻哼了一声道:“看在奉孝你的面子上,孤就听听他是想说些什么吧。”
ps:看《我本三国一路人》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郭嘉向陆仁点了点头,他知道陆仁说的是袁绍。
“……”
“哎!?”陆仁顿时就吓一大跳。
郭嘉细看了陆仁好一会和,复又摇头道:“你想救彭城百姓,使他们免遭屠戳?”
郭嘉笑了笑,也没说什么,只是伸出手去拍了拍陆仁的肩头算是安慰。
陆仁看看郭嘉,摇了摇头后又叹了口气:“我也有点说不清楚……可能是觉得我好歹在徐州安安稳稳的住了有两个月的时间,有那么点把自己当成了徐州人的意思吧?现在我才刚从徐州跑出来没几天,却又突然要调过头去打徐州,心头面还真有点不是滋味。”
陆仁心说郭嘉你也太看得起我了。我如果不是有现成的资料,当一回事后诸葛亮,这会儿可能早都死在郯城边上的小村里了。
陆仁点了点头,回望了郭嘉好一会儿之后才道:“老郭,你能不能去劝劝曹公?”
曹操一生俭仆,对吃其实并没有什么讲究,但郭嘉这里的面子总是要给的,所以就带着典韦一起来到了郭嘉的帐中吃一顿便饭。饭后郭嘉请曹操一起到帐外吹吹风,谈论了几句之后郭嘉就向曹操道:“主公,义浩似乎有话想对主公说。”
郭嘉正好取下了酒囊准备灌口酒,听见陆仁的问话就似笑非笑的望向了陆仁。
(ps:正史上边让是不是率军支援过徐州,瓶子没认真去查,而这里按情节发展需要,取用的是演义中的情节,请勿较真。)
次日平明,大军开拔,而我们的陆仁也就这么阴差阳错的加入到了曹操的军队之中。
郭嘉“呵呵”的笑了几声,灌完几口酒之后才道:“算你小子知趣,还知道什么可以问,什么不能问。这也幸好是向我问起,我也知道你这小子根本就是闷得慌,要换了其他人,你就小心着点吧。不过告诉你也没关系,正所谓师出有名,主公亲率的这支大军在出兵的前两天还是发出了讨伐陶谦以雪父仇的檄文的,发出之后来给陶谦说情的人也不少。昨夜细作来报,说是九江太守边让带了几千人准备驰援徐州,主公就分出了一支兵马去阻截边让的这几千人了。”(注1)
此时的陆仁在身份上是郭嘉郭主簿的帐下书吏,也就骑了匹马跟在郭嘉的身侧。而曹操对部队下达的命令是一天要赶一百汉里的路,换算成现代公制就是四十多公里,对步兵来说急行军的强度是很高的。也亏着陆仁现在是有马一族,不然让他去跑马拉松,在不使用体能强化剂的情况下一天下来绝对会累得够呛。
陆仁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又哪里瞒得过郭嘉的那双毒眼?而郭嘉见到陆仁的这副德性,一时之间也是又好气又好笑。正好这时天色已暗,到了大军下寨休息的时候,郭嘉就不动声色的一切照旧,但却在陆仁烧饭的时候去了一趟曹操那里,请曹操来尝尝陆仁的厨艺。
雪莉还没和陆仁联系,资料也就还没给陆仁送来。按说这时的陆仁对这些细节性的东西和在史料上不怎么出名的人物是不怎么了解的,不过陈琳曾在官渡之战前声讨曹操檄文中提及过一句边让,再加上那篇檄文据说临时治好了曹操的头风,所以连带着陆仁对边让这个人还有那么点的映象。
陆仁沉默了好一会儿,这才点点头道:“想,可我不知道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