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都不是什么问题,陆仁主要还是不想让婉儿和曹昂碰上面。那天婉儿没有梳妆的和曹昂见过面之后,曹昂的确是显得既失望又失落。但几天之后陆仁就感觉曹昂好像又来了劲,时不时的就会往陆仁的家里跑。
对这个事,夏候敦到是干得很来劲。其实曹操一直以来都在“止兼业、抑豪强”,年轻的时候外放为官,都能让当地的豪强“闻风顿逃”,可见曹操在做这一类的事的时候下手有多狠。而夏候敦作为曹操最亲近的人之一,干起这个事来不会比曹操下手轻多少。
在农作物方面,陆仁在仔细的考量之后,当然也少了不让雪莉那边帮忙分析,最后并没有全部安排种植之前大获成功的水稻。对此夏候敦和曹昂都很不解的向陆仁问询,陆仁则告诉这二位水稻的种植生长需要充足的水资源,濮阳一带尽管水利资源良好,但也不是全都很适合进行水稻的种植,很多地方还是种植传统的粟、麦、豆等农作物才更好一些。
“主上今天不用去处理政务吗?”
也许是陆仁这家伙自己多心,因为曹昂现在作为陆仁的副手,确实很多时候是因为有公事才来找陆仁,但请陆仁一起去喝个酒什么的次数也不少。弄得陆仁几次都想写信给曹操或是荀彧,但最后提起笔来的时候,想了想却还是作了罢。毕竟曹昂一直都很守规矩,没有过什么不当的举动,陆仁写信去告状就显得有点不太合适。
对此陆仁还再三强调“自由民”的身份,因为按当时的情况,流民一但成为豪强的佃农僮客就基本上等于是卖身为奴,很难再有出头之日,因此流民们不到万不得已,都希望自己能保持着一个相对自由一些的身份,这其实是最根本的人性因素。在这一点上,陆仁这个后世穿越而来的人可能比当时的任何人都要明白,所以陆仁也是在这方面大作文章。
而真到那时豪强们敢有什么举动……哼哼,可别当曹操手下的军队是吃素的,而且已经过上了相对来说要富足一些的生活的屯民们也不会答应。自己这里振臂一呼,指挥着屯民们把闹事的豪强灭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为什么这么说?其实说简单点,这时的陆仁就是头痛两件事,一件事是濮阳本土的世家豪族在天下大乱时对土地的兼并,另一件事则是这些个世家豪族对人口的兼并。现时点陆仁的手上只有所谓的政令权却没有军权,想制止住这些个有一定的武装实力并凭借着这些武装实力来兼并土地与人口的世家豪族,那不是扯淡吗?貌似在汉末三国时期,因为没有注意到这些,结果在行使政令的时候却死在那些豪强手里的人可真不在少数。
但并不是说有那么多适合耕种的地头,陆仁就可以随意的安置屯田点。之前在鄄城北部屯田的时候,那里全是没人呆的荒芜之地,陆仁想怎么折腾都行,可现在陆仁就得考虑一下濮阳一带原有的居民了。
反正到秋收的时候,这些人该交的税赋还是得交,就是肯定会被那些豪强给欺瞒掉不少。可正因为如此,陆仁又何必自己费心费力的,却被那些豪强给占了便宜?而且陆仁相信只要自己这里军屯民屯的效果一出来,自然会有大批的居民倒向自己这一方。能多赚点钱粮,谁又愿意被那些豪强们剥削?
当然真要把屯田点规划出来还不是什么难事,陆仁真正在意的是对屯田民众的招募。对此陆仁不得不去找了夏候敦,因为这方面的事得由夏候敦这种手握军权,有很强的强制执行能力的人去做。
事情一但开始做,陆仁可就是很忙碌的。
————————————————————
初春已到,田野间的冬雪虽然还没有尽数消融,但午间春阳却已经会给人带来几分暖意。而此刻陆仁居所的庭院之中:
再一个就是濮阳原有的居民,陆仁却有点不太想去管。不是不想管,而是不方便去管。因为这时的濮阳在经历吕布之乱后,原有的居民为求依托,大多都依附在了就近的豪强之下,陆仁真要是插手进去,恐怕会惹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很快的,陆仁这里就聚集起了相当多的流民。而此时的陆仁已经有了之前试屯的经验,所以有条不紊的将这些应募的屯民进行了编制,而且没用多长时间就在濮阳周边安置下了十个屯田点。现在陆仁要做的,就是在开春之前指导着这些营屯把农田都开垦出来,同时尽可能的做好相应的水利灌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