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川妹子刘娥主政时,官方接过了交子铺,开始发行时数量是控制的,分为一到十贯十种交子,因此是便国便民的举措。再到现在的仁宗皇帝,因为西北战事,国家缺钱,大肆发行了许多交子,而且面额大,只有十贯与五贯两种。一度导致秦州交子无法兑现,就以十三界交子(宋朝发行的第十三批交子)强行对冲,导致交子信誉大跌,严重贬值。
不过随着西北大规模战事结束,又有中原与巴蜀经济的对冲,交子本身确实也方便于流通的优点,交子信誉在陕西渐渐回温。但普通百姓用得仍比较少,那有多少人家动辄用五贯或者十贯钱去买东西?
但有了它确实很方便,比如一些大宗交易,或者上东京樊楼吃一顿饭得好几百贯上千贯钱,要么用银子,要么就用交子,若是用铜钱,难不成用两三辆车子拉铜钱去吃一顿饭?
可惜宋朝没有经济专家,交子未控制好,实在可惜。
<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