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是潼关没丢,坏消息是于禁受伤了。
  不得不说,这于禁着实是一个擅长守城的大将。他在潼关守了一个月,愣是没有让马超前进分毫。
  这一个月的时间,马超大大小小的进攻组织了十几次。但是,愣是全都被于禁挡下了。
  以五万大军挡下了马超二十余万大军的进攻不说,于禁还严格的控制了己方的伤亡。
  此时,于禁带过去的五万大军,此时还余下了四万余,伤亡仅仅只有万余人。
  不过,于禁也是倒霉催的,在巡防城墙的时候,误中了流矢。此时,已经重伤昏迷了。
  这潼关没了守将,只怕守不住多久啊。这封信,正是于禁的副将送来的,请求曹操在派遣一名大将前去指挥大局。
  拿着这封信,曹操的心中也是很纠结。曹营不是没有大将,但是要说这守城上,还真就没人能够胜过于禁。于禁能够守住潼关,换了别人还真就未必能够守住。
  曹操思来想去之后,觉得要想守住潼关,还得他亲自去。
  曹操本身也是一员大将,指挥作战的本事也是不凡。而且,曹操取潼关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军心。
  此时,潼关城内只有四万余人,城外却还有十几万的西凉联军。这个时候,对于城内的军心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毕竟,面对数倍与己的敌军,任谁心中都会慌乱。
  曹操亲自前往潼关,那便是告诉潼关的将士,他曹操愿意和三军将士同生共死。
  只有这样,潼关守军军心大振,方才能够守住潼关。
  在者说来,他们奇袭乌巢的计划已经铺垫的差不多了。延津前线武有曹仁,夏侯惇,夏侯渊等人,文有郭奉孝,曹操在这里,与不在这里也没什么区别。
  想到这里,曹操更加坚定了自己前往潼关的决心。
  “擂鼓,升帐!”曹操对身旁的侍卫吩咐道。
  曹军大营。
  中军大帐。
  听到鼓声,尽管不知道魏王深更半夜升帐所谓何事,但是短短一刻钟的时间,曹军的各部将官皆是汇聚到了中军大帐当中。
  曹操环顾一周,看到人都到齐之后,曹操拿出潼关来的军情,对众将说道:“潼关传来紧急军情,于禁中箭昏迷了,此时潼关有兵无将。”
  一听这话,众将尽是面面相觑。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于禁中箭昏迷,这可不是个什么好消息。
  一旦潼关失守,马超的骑兵短短几日,便能够出现在他们的后方。届时,只怕万事皆休。
  “我意亲自前往潼关驻守,延津战事便交由军师负责。军师之言,便是我曹孟德之言!”曹操郑重说道。
  曹操这边话音刚落,只见满营的曹军将领如同小饺子的跪倒了一地。
  “魏王,末将请战!”
  “末将愿往潼关!”
  “末将敢立军令状!”
  满营的曹将争先恐后,纷纷表示愿意前往潼关驻守,接替于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