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壮毕竟是粗人,侯海洋一套套的话每句都能说到自己心坎上,心里就开始有些服气了。他继续问道:“还有,我听说新厂将搬到西南郊区,离我们住的地方足有15公里路程,骑车一个小时都骑不拢,这是个很具体的问题。”
侯海洋道:“你担心的只是面上的问题,我们既然要搬厂就会全权考虑了职工们的生活问题,我也不防给你透露一些消息,目前西城区在经开区东北侧3公里处规划一个大型的生活社区,预计容量是5万人,如果条件合适的话,我们世安厂的职工可以以集资建房的名义在社区修建新住宅楼。到时候住房条件、生活便利程度都只会是只升不降。”
李大壮家三代同堂,六口人还至今蜗居在一套70年代的筒子楼,还要和邻居公用卫生间,早以苦不堪言,这两年凭着老婆开的面馆存了些钱正说准备买一套二手房,侯海洋的这个消息如重磅炮弹,李大壮的心里已经是波澜四起。他又接着问了些工资待遇变化、孩子入学、老人就医等员工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侯海洋向来不打无准备之仗,回答起来依然是头头是道。讲到最后,李大壮满意的走出了办公楼,算是被侯海洋从身体到心里完全的征服。
第二天早上,在侯海洋的授意之下,薛昭根据侯海洋和李大壮的一问一答,印制了2000份与书记面对面的通讯传单在下班的时候分发到员工手上,传单以李大壮的角度,从疑问开始,详细解答了职工最关注的问题。从此以后,办公楼前再也不见质疑之声,大家都期待着世安厂明天的到来。
孟宪国长期伏案于技术工作,自从当了行政一把手,他充分感受到要搞好一个厂的不易,侯海洋三言两语、两腿三拳外加一份传单将此起彼伏的质疑化于无形,孟宪国不由得又对侯海洋高看了一眼。
中午的食堂小间,他对身边的侯海洋恭维道:“侯书记搞思想工作真是一把好手,我孟某人甘拜下风,以后大家都眯着眼睛跟着侯书记走绝对不得走偏。”
桌上的领导都是新人自然要附和两个“老领导”,边吃着菜便点头说好。侯海洋笑道:“各人有各人的特长,我长期从事基层工作,有一些工作心得罢了。我刚刚得到消息,孟经理亲自带头研发的科技项目得了省部级专利大奖,也是不服不行啊。”
孟宪国哈哈笑道:“只要我们齐心为了厂子好,世安厂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在座之人听罢,就开始叫好拍起了巴巴掌。
侯海洋接着道:“各位领导,我有个建议,不知道当说不该说。”
孟宪国道:“侯书记,饭桌上搞这么客气干什么,又不是开党委会,你尽管说。”
侯海洋道:“之所以职工不信任我们,和之前厂里遗留问题有关,他们觉得我们不透明、不公开、闭门造车、中饱私囊。我觉得要赢得员工的信任要从推开小餐厅的隔断墙做起,要和员工一起吃馒头,喝稀饭。”
小餐厅今天准备的主菜是柴火鸡、水煮鱼,比起外面的大锅菜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几个领导正津津有味地啃着土鸡,听闻侯海洋的建议,不觉停下了嘴巴。
孟宪国出自普通工人,深谙大锅菜和小餐厅的天壤之别,立刻道:“侯书记有此想法,我很是惭愧啊,我来自基层,但这几年的小餐厅却让我丧失了与职工共甘共苦的想法。我这里举手赞成”
一二把手都这么表示了,其他人自然不可能还有异议,当场决定明天就拆掉隔断墙,只在食堂二楼重新收拾一间屋,作为接待专用餐厅。
第二天,在食堂排队的身影之中就多了侯海洋和孟宪国等人的身影。
国庆长假降至,侯海洋盘算着去岭大选房子,心情不错。这个时候有个人心情也不错,即是老朋友邱洪,这一天他亲自来到世安厂为侯海洋送上了他和李宁咏婚礼的请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