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静州往事 > 第四十五章 取经

第四十五章 取经

晏琳道:“偶遇到的,他记得你当年搬迁红旗厂的事情,就想来问问。”

“难道真的不是为了我家晏琳而来”晏定康心道,他接着问道:“他现在是记者咯我记得他学的也是文科。”

晏琳摇头道:“他现在从政,目前是茂东世安机械厂的党委书记,牵头组织厂区搬迁和改制。”

晏定康听闻自然比晏琳更加意外,不可思议地道:“世安厂级别不低,党委书记是正处级,他娃硬是坐了飞机”

晏琳道:“他本身就不是普通人。”

晏定康对于当年晏琳和侯海洋在高中时候恋爱是坚决反对的态度,但两人当时仍然是野火烧不尽,高考以后他不再高压抵制,但两人反而却莫名其妙的分手了。当时他也没有追问晏琳具体原因,侯海洋毕竟还不能打入心存高远的他的法眼。只是眼下女儿已经年近三十却一直没有谈及婚假,晏定康心中便疑虑是否和当年侯海洋有关,所以就干脆答应,到时候也许就会揭晓谜底,找到晏琳的心结。

晏定康道:“既然如此,我后天真有必要会一会他。”

与晏定康见面虽不是见岳父,但毕竟晏定康地位超然,为了显示自己的重视,侯海洋一早就刮干净胡子,出门前穿了一件笔挺的白衬衣,提了两盒巴山野毛峰,准时前往晏家。

陈庆荣给侯海洋开了房门。十年未见,只见当年为晏琳两勒插刀的英俊小伙英气不减,又不失成熟男人的味道,当年她是非常欣赏侯海洋的,甚至在晏琳高考的关键时期都默许这个勇敢帅气的男孩的存在。昨夜,她从晏定康嘴里得知侯海洋竟然考上了山南大学,而且还在工作五年的时间内混到了正处级干部的位置,不禁啧啧赞叹,也为晏琳错过这个优秀的青年而扼腕。

简单打了招呼,陈庆荣带着侯海洋来到晏定康的书房。

晏定康贵为红旗实业集团的老总,住的是红旗地产开发的限量别墅,进了书房只见足有30多平方,两大排书柜摆满了各类书籍,宽大书桌后面挂着一幅醒目的书法作品,“淡中知味”四个字笔锋质朴、并不露锋芒又不失功力。

晏定康正在桌前看文件,听闻侯海洋进来了,他取了老花镜抬起头道:“小侯来了,请坐吧。”

侯海洋道:“谢谢,打搅了晏总。”这一声“晏总”,既是出于对晏定康的尊敬,又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晏定康自然的感觉的到,他回道:“竟然在家里就不要叫我晏总了,叫我晏叔就行了,你坐吧听晏琳说你要问我当年红旗厂的事情,你想问什么方面的”

这个时候晏琳端了两杯茶水进来,侯海洋已经成家,她不希望父亲和侯海洋讲起自己的事情,揭穿自己的谎言,听见父亲已经和侯海洋聊上了公事,便放心关了房门退了出去。

侯海洋道:“晏叔带领红旗厂转型是岭西的样板工程,我希望能在晏叔这边取点经,免得以后走弯路。”

晏定康喝了一口茶,感叹道:“我记得当年你雄心勃勃说一定可以要考上大学,当时我还觉得你狂妄,没想到真考上了岭西大学,还成了世安厂的书记,能不能听听你这几年的故事。”

侯海洋呵呵笑道:“那我简单讲讲,我从山南大学毕业后,成为省委组织的选调生,后来分到巴山城管委,这几年算是在摸索前行”侯海洋知道晏琳当年顶替了自己在省委的位置,他避而不谈当年之事,但不代表心思缜密的晏定康听不出端倪。当年晏定康一心想让女儿去省委工作,是通过了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的关系,副主任将事情办妥之后,再一次酒桌上碰到了晏定康,酒桌上他谈起当时的事情便直言不讳的告诉了晏定康,晏琳是顶了一个山南大学生的缸,而这个大学生最终选择成为省委的选调生去了巴山。

这么一对,晏定康几乎肯定侯海洋就是被晏琳顶缸的人,心道:“看来侯海洋还真是和晏琳有些故事,要是能帮的上还是帮下这个小伙子。”他态度顿时热情了不少,问道:“请你再说下你现在的情况吧。”

侯海洋道:“我们厂目前有职工2400多人,这次改制迁厂,市里划拨资金两亿,但世安厂前期还有外债和拖欠的工人工资,所以这两个亿要打折扣,归根到底是资金问题。”

晏定康略有所思后道:“既然改制迁厂已经得到市里的支持,那么情况应该比我们当年要好,我们当年是被市里逼出了茂东啊。另外你们世安厂位置在市区内,迁厂之后留下的土地又是一笔财富,这也是当年偏安一隅红旗厂无法比拟的。”

晏定康一语中的,侯海洋暗道今天是找对人了,赞道:“晏叔分析的确犀利。我们的资金大多数将用于新工厂和新职工生活区的建设,留在旧址开发项目的资金就捉襟见肘了。”

晏定康道:“现在是21世纪了,用的是活钱,不是死钱,等着上面给你拨款怕是黄花菜都凉了。你要做的就是搭好台子来花别人的钱,花未来的钱。”

侯海洋当年蛰伏在档案局的时候,还是自学了一些现代经济,他非常认同晏定康的想法,但又无法完全参透,于是请教道:“我希望能在旧址建立一个高科技园区,希望晏叔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