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静州往事 > 第七十一章 秘书

第七十一章 秘书

静州往事 篇外 又名:茂东风云 第七十一章 秘书

侯国栋在思索怎么为侯海洋加把手,但侯海洋却保持一贯顺其自然的态度,通过中师毕业到目前位置十多年风风雨雨的洗礼,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做事做官的原则,面对加官进爵,自然不会拒绝,但要他跑关系买官要官,他显然不是这种人。这是一种无欲则刚的态度,但往往这种无欲则刚,在面对充满变数的生活却是无往不利。

侯海洋给自己拟定了两个月不布置具体工作的规矩,并不代表他对老城区今后的发展方向没有定位,站在硕大的老城区地图上,侯海洋陷入沉思之中,茂东老城区的建设是伴随着7、80年代茂东工业化进程的脚步,诸多三线厂落户茂东,使茂东的城市规模和市民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有六成左右的土生土长茂东人,也有将近四成的新茂东人,这些新茂东人随着父辈来到茂东,改变了茂东的历史轨迹,他们与茂东本地人在认知和根源上存在一些差异,造成了茂东本地袍哥人家妄图一统社会的局面。

翻阅了区志,侯海洋发现老城区目前还有类似于世安厂的工矿企业两家,一家是主打矿机生产的东方矿山机械厂,拥有员工3000余人,还有一家钢铁冶炼的企业长江钢铁厂,工人更是达到了5000人,和世安厂之前一样,在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下都是奄奄一息的状态。按照权属的划分这虽不是茂东的市属企业,但茂东市、区两级政府又不能不理不问,近万人的员工规模和近万亩的占地面积,都是茂东老城区的重要的组成因素,这可以算是茂东旧城改造开山之石。侯海洋是个肯干事、能干事且不惧困难的人,在地图前,他憧憬着老城区的美丽蓝图。

此时,苟兴华敲响了侯海洋的房门,后面跟着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两人进来后,苟兴华道:“侯书记,这位就是来自区政法委的郭瑞。”

年轻人看着侯海洋欲伸出大手,便马上伸出自己的双手握着侯海洋,道:“谢谢侯书记赏识,多多指导。”

侯海洋如今官制正处,眼前的郭瑞却还是他的第一个专职秘书,他笑着道:“我们都是第一次,不说指导,大家相互协作。”

苟兴华接过话道:“小李,侯书记特别平易近人,做事也是亲力亲为,跟着他你要把握机会多学习。”

“是的,主任。”郭瑞有些聪明,巧妙的省去了“苟”这个字。

侯海洋道:“小李,你看你毕业于岭西政法大学,按你所学的专业去检察院更合适,怎会分到了政法委稳定办工作。”

郭瑞道:“侯书记,市检有个规定,要有相关的基层锻炼经历才能正式入职,我就先去稳定办工作了,稳定办工作事无巨细,很有挑战,一点都不简单。”

“你目前身在政法委,对老城区治安状况了解得多不多”

郭瑞身在局中,对于茂东的治安状态还是掌握不少真实情况,他就老实回道:“相对于岭西、沙州、铁州,我们茂东这边在治安方面确实还有些差距。”苟兴华给郭瑞递了颜色,示意他少说些“大实话”。

侯海洋道:“苟主任,你先去忙,小李就交给我吧。”苟兴华叮嘱了郭瑞两句,转身离开。

郭瑞放下包,立刻给侯海洋的茶杯续了茶水,递过道:“侯书记请喝茶。”

侯海洋道:“谢谢小李,我问你个问题。”

郭瑞道:“侯书记不要客气,尽管问。”

侯海洋道:“检察院的检察长邱宁刚是你什么人”

郭瑞对侯海洋单刀直入的问话完全没有准备,他老实回答道:“他是我表哥,他的母亲是我的姨妈。”

侯海洋这次挑了郭瑞,完全也是巧合,他翻了郭瑞的档案,其母亲李珍琴和邱家李珍英只差一个字,也就随便问问,哪晓得还真是沾亲带故。侯海洋问道:“那你来我这里,他们知道吗”

郭瑞道:“当然知道,我家人很支持”

侯海洋笑道:“哪些人支持”

郭瑞道:“刚哥就支持,他还说我跟对人了”

郭瑞的回话到底是恭维还是真话,侯海洋感觉是后者,这个年轻人的眼神坚定、并无闪烁言辞。两人又闲聊了几句,侯海洋就让郭瑞去收拾自己的位置。

郭瑞刚刚坐下,苟兴华就给郭瑞打来电话道:“小郭,你给侯书记汇报下,有个人没有预约非要见他,叫王建国,问下见不见。”

郭瑞把苟兴华的话转告了侯海洋,侯海洋道:“让他上来。”

郭瑞给风尘仆仆而来的王建国泡了茶转身退去,侯海洋对王建国道:“王总这几个月怎么瘦了这么多”

王建国哀叹道:“侯书记应该知道重新打江山有多难,想起自己的家业毁于一旦,我心里苦啊。我听以前的朋友说您高升区委书记,我斗胆背着老婆出来试下运气。”

侯海洋道:“当初让你出来指认,你不敢出来,现在又想如何”

王建国道:“有了你这个正直的靠山,我才有底气出来指正他啊。”自己上亿的家业付之东流,王建国天天就差以泪洗面,所以当听闻侯海洋当了管事的区委书记,他杀回茂东试图通过法律途径夺回自己的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