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答应了宋鸿礼,而且又是汇报邓书记的一个课题,王桥不敢怠慢,回去之后就开始思考对策。着手点肯定是修路,修这条路不管是对于村民还是镇政府来说都是首当其冲的突破口,但是修路的钱哪里来
王桥思来想去想了三个筹措方式,一、村民集资,全社300多名村名,按人头筹款,统一纳入修路基金,结合谢木匠汇报的实际情况,每个村民也就最多出1000元二、贷款修路,以城关镇的名义贷款修路所需要的资金三、社会捐助,将三河社贫困情况宣传报道,让各级政府、爱心人士积极自助。另外,修路涉及到农田的赔偿问题,需要村民充分理解,肯定是按期分步赔偿,而且,这三个方式肯定要同时推进。作为基层党建的试点,还要由村民选出党员代表实时监督款项使用情况,而不是单纯由政府把控,减少村民的担忧。
想到修路的内行是许久没有联系的陈强,自己身为股东之一,忙于工作,也没有时间去过问公司运行的情况。由于修路肯定要预算评估,王桥摸出电话打了过去:“陈经理,最近在哪里潇洒”
陈强正在工地上监工,只听见搅拌机声音此起彼伏,陈强道:“哈哈王董,有时间关心公司业务啦啥时候来视察”
王桥笑道:“最近有没有空,我办招待,来我这边走一转。”
陈强道:“我最近在沙州这边修路,春节都没有休息,正准备休息几天,要不就过来骚扰下蛮哥”
王桥道:“好滴,我叫司机老李来工地接你。”
陈强回道:“谢了蛮哥不用咯,我要先回山南一趟,顺便问下建国来不来。”
忙碌了好几天,王桥刚回到电力局宿舍楼下,便碰到小李局长,小李局长道:“王镇,好久不见咯,篮球队都想你了。”
王桥心想:“我也想你了,想你们电力局的荷包帮我分忧解难。”嘴上却道:“哎,过了年事情多,这两天都睡单位,今天想出出汗,你们打不打”
小李说:“我们才打了内部对抗,今天就算了。马上篮球联赛要开赛了,我们联系了山南高新区电力局,准备下周末去打个友谊赛锻炼队伍,你有空吗”
王桥道:“有空一定去到时候等你电话。”
回到家,王桥熬了一锅红苕稀饭,伴着母亲杜小花亲手做的豆腐乳,吃得很香。吃完洗了澡,准备好好休息下疲惫的身体,刚躺上床,陈强的电话就打了过来了,陈强在电话那边道:“蛮哥,我给建国说了,明天他要和我一起来。”杜建国结过电话道:“蛮子,我感觉你肯定有事,我过来看帮得到忙不。”
王桥感激的道:“还是闷墩了解我,我喊司机明天一早来接你们。”
杜建国道:“不用,我开皮卡,正好练手艺。”
第二天,杜建国开着皮卡,从山南上高速到静州,再从静州走省道到了昌东,接上王桥,根据王桥的指示,往着三河社开去待续
和以往一样,驾车过了溪就是三河社了,这条溪水非常清澈且流水湍急,由三条小溪于上游汇聚而成,也就是三河社名字的来源。由于公路从水泥乡道变成了机耕道,杜建国并不娴熟的驾驶技术加上皮卡稍逊越野一筹的操控性,跑起来显然不是那么顺畅,不一会儿就开始冒汗。杜建国抱怨道:“蛮子,你来考我技术未免早了点,我才拿了两个月驾照。”
王桥笑道:“说对了一半,我就是让你和你老丈人感受下这个道路。”
开了不到五分钟,杜建国放弃了,把车听到一边的空地上。王桥便继续对身边的陈强说:“眼镜儿,我请你来就是喊你来评估一下,从溪边拉一条公路到山脚下,要多少钱”
陈强道:“走,蛮哥,走拢山下再说。”
走了一个小时,王桥面不改色,陈强由于劳改和长期工地劳动也还算体力充沛,而胖墩杜建国衣衫尽湿,喊道:“早知道要走这么远,我就不来了,啥子烂路哦,鞋子就要磨穿了”说着踢了一脚路上的碎石子。
王桥道:“才走了一半,你不要吼,你娃平时要多锻炼,肚子跟七、样,体力还不如你老丈人”
几个人继续走着,不一会儿山风、乌云一齐袭来,一阵暴雨不期而知,几分钟机耕道变成了稀泥巴路,杜建国吼道:“蛮子,你要赔我一套西装一双皮鞋,陪你走这么一趟,我损失惨重。”陈强是个秃头,发型本来是地方支持中央的鸟窝式,一阵暴雨袭来,一尺长的一缕头发掉在头前,显得十分滑稽。
王桥道:“坚持一下,下的就是个阵雨,马上就要停,走几分钟就要到了。”
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三个人才敲响了谢木匠的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