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晏道理
“眼镜,上次那个事情,怎么样了”王桥拨通陈强的电话问道。
陈强道:“蛮哥,我正准备给你汇报,我把茶带到都匀那边问了那边的行家,毕竟我们巴岳山和都匀苗山环境类似,具有可复制性,那边行家也都赞不绝口。”
王桥道:“嗯,我最近也没闲着,农大教授这边要来人实地考察,估计就这两天,要是可以的话,我们怎么把这个事情干起来”
陈强道:“两句话说不清楚,等他们考察完了,分析出来了,我们见面详谈。蛮哥的事就是我的事,我肯定要想办法给你把这条路拉通”陈强说这句话,一半是对王桥的感激,一半是对这个项目的信心。
几天后董义贤、谢木匠、王桥陪着三位农大的学生上了茶山,饶是董义贤、谢木匠和王桥常年奔走于山林、坚持锻炼,也感觉应付一整天连羊肠道都没有的山林很是吃力,这下可苦了三位大学生,采样完后,一行人筋疲力尽地从后山绕道二社董义贤老家中。
董义贤老家后面有片竹林,一只花黑色的公鸡正昂着头颅带着一众母鸡散步,看见一群人走过来,竟然扑扇着翅膀飞到房顶上,好不威武。
由于提前打了招呼,董义贤的老婆已经把鸡汤熬好了,看到王桥走过来,便道:“领导,这边条件不好,不要嫌弃。”
王桥闻到鸡汤,食指大动指着屋顶的公鸡笑道:“我不是领导,我就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娃儿,领导在屋顶上,你看人家后面跟的那一群跟班。”大家一看,一群母鸡竟也跟着飞了上去。
由于王桥和三个研究生年龄相仿,聊得很是投机,土鸡汤、老腊肉、回锅肉,再加上董义贤亲自操刀的鸡杂烧土鲫鱼,一桌子人吃得很尽兴,还喝了两斤原度酒。通过谢木匠和董义贤饭桌上的摆谈,三位大学生也深刻体会到当地村民生活的不便和作为基层领导王桥的苦心。
饭毕,一行人趁着天未黑下了山。第二天,王桥叫赵梅准备了一些现金,以项目经费的名义给了三位学生,然后,又叫司机老李开车将三位大学生送回学校。这是三位学生社会实践以来第一次收到赞助费,都大赞王桥这个人懂得人情事故,回去后便没有闲着,会同陈教授一起做了一份茶山种植产业的可研报告,从茶农培训到种植培育再到产业回报应有尽有。由于言之凿凿,这份报告最后还成了其中一位研三学生的毕业设计。
周中王桥去了一趟山南农大取了资料,取完材料后王桥电话给陈强:“眼镜,喊闷墩出来喝一杯。我委托山南农大做的分析结果出来了,那边的各种环境要素完全可以规模种植茶叶,但还有些问题,我们出来详谈。”
陈强道:“好的,蛮哥,这边我再给你介绍一个朋友,到时候一起。”
王桥道:“好的,我做东,就在老味道餐厅。”
打完电话,王桥便去了老味道餐厅,便和艾敏聊了起来,自从开了新店以后,自己忙得不可开交,为了小店殚精竭虑,反而是女人心,海底针,几个姐妹胃口还不小,觉得艾敏拿得太多。所以,艾敏心一横,心想干脆在静州开一家分店,这边就交给姐妹经营,免得心累,而且静州离老家更近,方便照顾老人。
王桥道:“我认识几个静州做餐饮的朋友,如果有需要我可以帮着联系。还有你那边的腊排骨有没有存货,我准备买点送人。”
艾敏道:“不瞒蛮哥,现在腊排骨没有以前味道好了,量一大,腌制、烟熏很难到位,肯定没有以前的灶头肉味道巴适。而且现在天气热了,存货都吃得差不多了。”
王桥吃了一块腊肉,便道:“艾姐可以找个点,专门给你备货,他们做腊肉,你负责销售,以后摊子铺大了,完全可以弄真空包装搞外卖,卖到全国去,比你开馆子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