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2章 隐藏的考题
李工走到LeD屏前,点开了楼顶起降点的结构图:“我们的楼顶起降点,都是建在承重能力达标的大楼上,而且加了抗震支架,能抵御7级地震。大风方面,我们做过风洞测试,就算遇到12级台风,起降点也不会坍塌。至于老人和小孩,飞行器里装了专门的安全座椅,还有语音提示系统,比如‘请系好安全带’‘即将起飞’,就算是第一次乘坐,也能轻松操作。灵湖测试时,我们邀请了20位老人和10个小孩体验,所有人都觉得很安全,还有个小朋友说,比坐过山车还好玩。”
台下响起一阵笑声,气氛轻松了不少。吴浩看了看手表,已经十一点半了,会议差不多要进入尾声。他拿起笔记本,翻到最后一页,上面写着他准备的总结发言要点:技术成熟、民生导向、安全可控。他觉得,这三点,就是这个项目最核心的优势。
十二点整,张主任拿起话筒,宣布进入总结环节。每个专家都要发表简短的意见,最后投票决定是否通过论证。吴浩是最后一个发言的,他站起身,目光扫过全场:“作为项目的合作伙伴,我见证了这个项目从无到有的过程;作为专家,我也客观评估了项目的技术和安全性。我认为,安西智能低空交通网络项目,技术成熟、方案可行,而且真正考虑到了老百姓的需求。它不仅能缓解地面交通拥堵,还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比如飞行器制造、软件研发,为安西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我支持这个项目通过论证。”
他的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李工和项目团队的人,眼睛都红了,几个年轻工程师甚至悄悄擦了擦眼泪。
投票结果很快出来了——全票通过。张主任拿着投票结果,激动地说:“我宣布,安西智能低空交通网络项目,专家论证通过!接下来,我们会加快推进项目落地,争取明年年初就能在城西试点运营,让老百姓早日坐上‘空中出租车’!”
会场里的掌声更响了,记者们纷纷涌到台前,对着张主任和李工拍照。吴浩悄悄退到走廊上,推开玻璃门,外面的雪已经停了,阳光照在雪地上,晃得人睁不开眼。远处的天空中,一架民航客机缓缓飞过,留下一道白色的航迹云。他想起刚才李工说的那个老大娘,想起灵湖边上的大爷,想起那些期待着“空中出行”的老百姓,心里忽然觉得很踏实。
这时,口袋里的手机响了,是林薇打来的。“你什么时候回来呀?外面下雪了”林薇的声音软软的,带着撒娇的期待。
吴浩笑了,对着电话说:“快了,这边的事情办完了,马上就回去。”
电话那头,林薇露出了心喜的笑容:“好,等你回来”
吴浩挂了电话,抬头望向天空,阳光正好,雪地上的反光像撒了一层碎钻。他知道,安西的低空交通时代,就要来了。而这一切,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的突破,更是无数人对“更美好出行”的期待,是一座城市对“未来生活”的探索。雪落安西,带来的不仅是冬日的寒意,更带来了温暖的希望——那是科技照亮生活的希望,是老百姓对幸福日子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