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回的题目是曹丕《秋胡行》诗的主题思想。曹操作有《秋胡行》两首,内容是歌咏神仙,曹丕《秋胡行》三首是分别写明君任用贤才和对人才的渴求。
《秋胡行》汉乐府旧题,《相和歌·清调曲》。汉刘向《烈女传》五载其故事。后有杂剧《秋胡戏妻》全名《鲁大夫秋胡戏妻》元代石君宝作。写春秋时候鲁国有个叫秋胡的人,娶妻五天就离家到了陈国去做官。秋胡外出10年。回时同妻子罗梅英已互不相识,在桑因中向妻子调笑,并赠予黄金,被妻子痛加责骂的故事。秋胡回到家中,见到他的妻子原来就是在中路上所见的采桑女。他的妻子鄙视他,不愿和他在一起生活,投到河里自杀了。后近代京剧等剧种有《桑园会》剧目,又名《秋胡戏妻》仅演戏妻一节,以秋胡向妻子赔罪结束。曹氏父子的诗和秋胡故事无关。
曹丕《秋胡行》第一首名曰:“尧任舜禹”
原文是:“尧任舜禹。当复何为?百兽率舞,凤凰来仪。得人则安,失人则危。唯贤知贤,人不易知。歌以咏言,诚不易移。鸣条之役,万举必全。明德通灵,降福自天。”据《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建安5年曹丕封为魏王,同年10月丕受禅即位献带诏书云:“昔者尧禅位于虞舜,舜亦命禹。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丕诗中“尧任舜禹,当复何为?”即申诏册中之意。曹丕一向以继立之事为顺从天意,且自命为尧舜之君,因三个部落领袖,皆有功于人民并都是实行禅让方式传接帝位的。
“百兽”“凤凰”扮演野兽和凤凰的人,成双成对跳起舞来,用以比喻太平盛世。“得人则安,失人则危”,是说有了贤才之人,国家才能安定太平,失去了贤才国家便会危矣。“唯贤知贤”,只有贤才者才知道重视贤才,但“不易知”,这是很不容易的。“诗言志,歌咏言”,是说我的这种感情永远不会改变。“鸣条”古地名,《后汉书·郡周志一》记鸣条在安邑县西,有鸣条陌成汤在这里打败了夏桀。“万举必全”意成汤打败夏桀,这是顺乎天意民心的事。最后两句意为君主只要明道德,通灵性,上天就会降吉赐福给他。
《秋胡行》第二首诗曰《泛泛绿池》原文为:“泛泛绿池。中有浮萍。寄身流波。随风靡倾。芙蓉含芳。菡萏垂荣。朝采其实。夕佩其英。采之遗谁?所思在庭。双鱼比目。鸳鸯交颈。有美一人,婉如清扬。知音识曲,善为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