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泛”广大无边的意思,“浮萍”浮生在水面上的草科植物,无定根随风水流飘移。在此借以比喻漂泊不定的身世,此处借指人才散落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芙蓉”“菡萏”皆为荷花的别名。古句有:“其花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唐代经济学家孔颖述(历任过国子博士,主编过《五经正义》)曾说:“未开曰菡萏,已开曰芙蓉”。“其英”指花果,“遗谁?”采之后赠送的意思。“比目鱼”据说此鱼只有一只眼,必须两鱼相并才能游动,用比喻形影不离。《吕氏春秋·遇合》篇曰:“时不合必待合而后行,故比翼之鸟死乎木,比目之鱼死乎海。”“有美一人婉如……”二句,套用《诗经·郑风·野有蔓草》原句:“有美一人,婉如清扬。”最后两句,是说既知音律又能唱曲,如此娴熟的技艺,高歌为“乐方”两字是说,音乐的法则标准。
《秋胡行》第三首名曰:朝与佳人期。诗原文为:“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嘉肴不尝,旨酒停杯。寄言飞鸟,告余不能。俯折兰英,仰结桂枝。佳人不在,结之何为?从尔何所之?乃在大诲隅。灵若道言,贻尔明珠。企予望之,步立踟蹰。佳人不来,何得斯须。”
“期”指约会的时间,“日夕”挨近黄昏的时候还没有到来。由于等待美味的酒也不能进口。我只好委托“飞鸟”传信再也不能忍耐了。“兰英”指兰花,古代习俗男女用沓草香花相赠。“桂枝”《离骚·九歌》有,“结桂枝兮延佇”都是待赠的意思。“从尔”追逐佳人,“灵若”海神的名,我一直追随到大海边上。海神告诉我要送一颗“明珠”给你,“踌躇”徘徊犹豫留恋忘返,可美人啊,始终没有来。
以上诸诗,皆是魏文帝思贤之作,《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载曹丕《辞让禅令》:“以德则孤不足,以时则戎虏未灭,若以群贤之灵,得保首领,终君魏国,于孤足矣”。曹丕的《秋胡行》可以和曹操《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求贤若渴之意基本相同,既直抒胸臆,又表现了浪漫主义的风格。(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