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回是曹植《杂诗》第三首、第四首的标题。
第三首曰:“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飞鸟绕树翔,噭噭鸣索群。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这首诗是写空闺织布妇人思念从军不归的丈夫,企盼他早日归家的深挚感情。这种题材在乐府民歌和古诗中是常见的。
“织妇”这里是指织女星,他所在的方位是北方。神话故事有“七七”亦称“七夕”,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牛郎即牵牛星,星官名,俗称牛郎星。杜甫有诗云“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杜甫的诗直白明了,且体现了唯物主义思想:牛郎织女相会,有谁见过?而织女星是确实存在的。这里的“织妇”借用在北方的织女星。
“绮缟”,泛指织妇所织的物品。绮是有纹彩的丝织品,缟是白色的生绢。“机杼”织布机上的梭子,“日昃”太阳西斜,已称日暮,是说一大早持梭将布织,黄昏也未织成纹,形容心不在焉。“太息”,叹息了一整夜,悲哀之音入“青云”。
“妾身”织妇自称守空房,“良人”指从军的丈夫在外边。说是三年回来,如今已去了“九春”,九个春天了。“嗷嗷”鸟的悲鸣声,绕着大树飞翔,寻找伴侣叫个不停。我愿变作月亮向南行,借着月亮“驰光”寻找我的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