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建安风骨 > 第九十回骨气奇高词采华茂陈王咸蓄才高八斗

第九十回骨气奇高词采华茂陈王咸蓄才高八斗

在建安诗人中,曹植要算是最讲究“词采“艺术表现的。他的诗歌虽然也脱胎于汉乐府,但同时吸收了文人古诗的成就,并努力在艺术上加以创造和发展。曹植的诗工于起调,善于声色,如“潜鱼跃清波,如鸟鸣高枝”、“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它们在篇首或在篇中,都使全篇增色,曹植这方面的成就提高了他作品的艺术性。

其三“才高八斗“,推尊备至。

曹植的平生志气,以其本意并不在于舞文弄墨,以创作见称于世,而是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业绩,实现人生的价值。可是命运之神并没有让他成为文臣武将更没有让他登上世子的宝座,致使他那“建永世之业,渡金石之功”的理想,最终成了一个破碎难圆的梦。相反,被他讥为“小道”、舞文弄墨的文学创作,倒使他名垂千古、功著史册,获得了人生的辉煌,让后人尊仰,推尊备至。

至于南北朝时诗人谢灵运(本书曾对谢的身世做过介绍)说建安三祖陈王咸蓄盛藻,“才高八斗”,实为躬维之赞。尤“才高八斗”,而自己占一斗,众占一斗之说,未免有些狂言不实之谓。

明人王世懋(文学家嘉靖时进士),在他的诗话《艺圃撷余》中说:“古诗两汉以来,曹子建出而始为宏肆,多生情态,此一变也!”所谓“始为宏肆,多生情态”指因风力情感之充实,而造成艺术表现上的铺展和细腻。子建的诗完成了从汉诗向魏晋诗发展的转折,形成了明显不同于两汉古诗的崭新风格。

清文学家方东树在他的《昭昧詹言》文集中说,魏诗至子建始盛,既饶文藻、多情态,又富气骨,两者皆备。故风雅当家断推子建。总之,曹植以其诗词创作实践,推动了诗体文学创作的发展,显示了建安文学的实绩、反映了建安风骨的特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