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22、第22章

乔蘅披上狐裘披风,手里抱着汤婆子,穿得暖暖和和的才出门。她吩咐车夫慢慢地行驶,微微掀了帘子,感受着京都的寒冷,顺便往西市街铺两边扫量着。

古玩字画、衣饰铁器......西市卖的东西五花八门,价钱也颇有差异。有的便宜至几铜钱,有的贵至数千两银子。

乔蘅看到一家铺面,眼睛微亮,喊了声“停”。

待马车停稳,她放下汤婆子,走下马车进去逛了逛。这里面卖的都是用窑烧出来的瓷盏、瓷杯,外头镀了层好看的彩釉。铺子客人不少,每个人手里都拿了瓷盏打算买走。

乔蘅看一眼价钱,不便宜,但也不算太贵,算是适合添置在家里的物件,也适合送人。买个窑烧的瓷杯送给燕嘉允,好像还不错。

她在铺子里逛了起来,瓷都烧得很好看,高矮胖瘦皆有,但总觉得都缺了点什么,最后乔蘅走到角落里,目光定住不动了??

这是一个蜜色的瓷盏,但不算一个单独的盏,盏壁上挂了一只泥塑的毛茸茸大狗狗,被烧成黄澄澄的颜色,趴在盏沿处显得憨态可掬。

乔蘅一眼就觉得这只大狗狗很像燕嘉允。

她当即拿起瓷盏问价:“掌柜的,这个多少钱?”

掌柜抬眼一看,就笑了:“姑娘眼光真好,这泥塑烧的狗狗蜜盏乃我们这里的镇店之宝,要五十两银子。

五十两,乔蘅心道,这属实是贵了点,旁边都是五两十两最多二十两的,这个直接翻了倍。

她打量着这狗狗蜜盏,越看越喜欢,最后还是掏了银票付账,道:

“掌柜的,这个我买了,麻烦您给用好看一点的匣子装一下。”

“这是自然,我们这里的杯盏最适合送人,匣子都是上好的黑木匣呢。’

掌柜的麻利给乔蘅包好。

乔蘅接了蜜盏,心情轻快地走出铺子,寻思着等会回府怎么送给他才合适。

一个没注意,在马车旁匆匆撞上一个女子,她下意识护住木匣,扭头看向来人。

只听女子哎呦一声,捂着额头盛气凌人地怒视而来:“是谁走路这般莽撞……………乔蘅?是你?”

京中见过乔蘅的不多,能准确说出名字的就更少了,乔蘅欠身行礼,垂眼:“民妇给昭宁公主问安。”

“你怎么在这?给谁买的东西?”昭宁公主打量她几眼,哼笑道:“难不成是给燕嘉允买的?呵,想打动他的心,你简直在痴心妄想!他眼里看不上你这种循规蹈矩的女子,你怎么好意思买东西讨好他的?”

周围行人渐渐都看了过来,毕竟昭宁公主来集市可不常见,另一个还是最近颇受议论的乔家嫡女。

听着逐渐围拢的瞧热闹声音,乔蘅不想被当作猴儿一般围观,冷淡地垂着眼,道:

“公主说的是,民妇如浮萍,自是不敢攀附燕世子的。民妇要回府了,公主慢走。”

说罢她便不再理会昭宁公主,转身上了燕府马车,合上了帘子挡住昭宁公主的怒视。

“乔蘅!你!”昭宁公主被她不接不避的态度给惹恼了,“燕嘉允不会喜欢你的,不然怎会迟迟不与你圆房?本公主看你能得意到几时!”

她忿忿抬起下巴,吩咐身后两个侍女道:“咱们走!”

两个侍女无奈地互看一眼,默默跟上了昭宁公主。

马车里,乔蘅给燕嘉允买东西的好心情被短暂影响了一下。

今日在集市碰到昭宁公主在她意料之外,想来不出一个时辰,这边的对话就都会传到皇城里,而对于她至今没有与燕嘉允圆房的话题定然会再次被人们提起。

燕世子不宠爱她、燕家迟早休弃她云云,都是老生常谈了。

但乔蘅也只烦闷了一会就把这件事给抛到了脑后。如今的生活比她想象中好了很多,手里铺子挣钱,背靠燕府做靠山,还能借着燕嘉允的暗卫寻找胞弟,不知比她初到京都好了多少倍。至于一个同房,乔蘅真的不看在眼里。

更何况,她其实也不想和燕嘉允同房。

与其现在缠绵拉拉扯扯剪不断,不如一开始就划清界限,相敬如宾。乔蘅觉得能和离最好,若不能的话,那日后等相处融洽一些后,想办法在膝下养一个燕家嫡支子嗣,她的主母地位才能彻底稳固。

乔蘅所求不多,自由和权利二择一,互不相犯、稳妥一生就好。

至于昭宁公主的挖苦,就当个狗吠吧。

这般想着,她的心情又变得不错起来。

回到燕府,乔蘅带着木匣去了主院,没瞧见燕嘉允的人,想了想,她走去书房,敲了敲门,仍然是没人,乔蘅看了一眼外头的空镜,把手里的木匣递给他道:

“烦请你把它放到世子书案上,就说是我送给他的谢礼。”

空镜看了一眼木匣,书房重地确实不好在世子不在时让少夫人进去,他接了过来,言简意赅地嗯了声。

“那麻烦你了,多谢。”乔蘅含笑打了声招呼,转身出了主院。

冬日太冷,乔蘅不想在屋外久待,打算去烧了地龙的垂英阁里小睡一会,顺便写一写开布匹铺面的章程。

谁知刚走出主院,迎面就看到燕嘉允从府外回来,两人对视了个正着。

她惊讶地停了脚步,有些期待地问:

“世子刚从外面回来?可是有小荀的消息了?”

“嗯,刚刚去了趟衙门,商量年底宫宴值守的事儿。”

燕嘉允开口,这是回答她前一个问题,而后接着回复后面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没这么快,有线索我会通知你。”

“既然如此,那麻烦你了。”乔蘅感激道。

燕嘉允嗯了声,浓眉下的一双眼睛带着复杂的情绪,乔蘅本欲告辞,被他这般眼神打量得浑身不对劲,道:

“世子,发生何事了?身身上有什么不妥吗?”

“没有。没什么不妥。

燕嘉允欲言又止,回想到方才在皇城听到的流言,试探性道:“你方才去了西市?”

“是,妾身给世子买了点谢礼。”乔蘅被他幽深的黑眸看得云里雾里,道:“怎么了?”

燕嘉允抿了下唇,略一犹豫道:“你碰到昭宁公主了?”

乔蘅想起方才遇到的事情,不由失笑:“原来你说的是这件事。昭宁公主拿妾身没有办法,挖苦了两句,别的倒也没什么。”"

燕嘉允刚才就听说过了,但他想问的不是这个。他一双桃花眼直勾勾地盯着她,心头涌动着难以言说的情绪。

他觉得纳罕,难不成自己听说的同房啊,不受宠啊那些流言,乔蘅压根没听到?另外又觉得不可置信,若是乔蘅听到了,她怎会这般淡定?他没有和她同房,她就一点不在意?

他看着乔蘅温婉的笑容,没忍住问道:“你遇到昭宁公主的时候,她挖苦你什么了?”

乔蘅无奈地叹了口气,不太在意道:“不过是一些以前就议论过的事罢了,毫无新意。”

燕嘉允不知是不是一根筋搭错了,有些执拗地追根问底:“什么议论过的事,我怎么没听说过?”

乔蘅奇怪地看着他,以前没听说过吗?不太可能吧?但既然他这般说,想来是今日的流言给燕府造成了影响,于是她放轻语气,温声细语地说:“妾身没有把那些酸言冷语放心上,世子放心便是,燕府应当不会被影响到,外人议论也就图个新鲜

罢了。”

燕嘉允情绪不太好,他一点都没被宽慰到。

他一双漆黑瞳仁沉沉盯着她,语气生硬道:“昭宁公主是不是说你什么了,让你不敢对我讲?"

乔蘅有些迷惑了,燕嘉允到底想什么,怎么情绪越来越差的样子,她尽力让他放宽心道:“妾身没有隐瞒世子的事情,世子何出此言?”

燕嘉允眉头紧拧:“那她说你什么了?”

乔蘅想了想,终于答出了燕嘉允想问的东西:“他说妾身想打动世子就是痴心妄想,你看不上妾身这种循规蹈矩的女子,也不会喜欢上我,不然怎会迟迟不与妾身房。”

回忆了一下,确实没别的了。

燕嘉允只见眼前的美人峨眉轻蹙,而后很坦然道:“就是这些陈言旧语,毫无新意的。”

语调很温柔,轻声细语的,似是想宽慰他,叫他也别在意。

燕嘉允:“......”

他心头压着一股不知名的不痛快的情绪,总觉得很不爽,好像刚才纠结了一路的事情根本没被乔蘅放在眼里。

脑子里的想法还没来得及过一遍,话音脱口而出:“你就不想与我同房从此平息流言蜚语吗?”

乔蘅一愣,惊愕地望向他,似是根本没想到他会说出这种话,以至于一时回答不上来。

燕嘉允微微一愣,瞬间觉得后悔,话不过脑子,他怎么就说出了这种话来!绯红瞬间烧红了耳朵,他磕绊地开口:“不是,乔蘅,我的意思是......”

一出声才发现根本无从解释,越辩解越尴尬。

乔蘅倒是率先反应过来,噗嗤一笑,温和轻声道:

“妾身知道世子担心,但是世子实在多虑了,不过是一些流言蜚语,妾身行得正坐得直,不会被非议所影响,多谢世子关心。”

一句四两拨千斤的话语,化解了燕嘉允想要原地离府出走的尴尬。

“嗯,我就是这个意思,你没有困扰就好。”

燕嘉允在心里说,没错,对,他就是这么想的......狗屁,他这么想的才怪。

燕嘉允总觉得再继续这个话题,会导致两个人的关系产生一些变质的改变,他打心里逃避继续深想下去。

乔蘅都不在意,他在这里在意个什么劲。既已约法三章,他又不是轻易毁诺之人。

一番对话之后再无要事,两人就地分开。乔蘅去垂英阁忙碌开布匹铺的事情,燕嘉允回了书房。

空镜指向屋内的书案,禀报:“世子,这是少夫人给您的谢礼。”

燕嘉允方才听到乔蘅提了谢礼的事,想来是感谢他帮忙寻找乔荀的,他兴致莫名不高,去书案打开一看,一个不知道什么玩意的带着狗的瓷器出现在黑木匣里。

燕嘉允拿在手里看了看,一个不知道能干什么的杯盏,像是泥土一样土不溜秋的颜色,旁边还趴着一只看起来不太聪明的狗,吐着舌头直乐。

乔蘅怎么会买这种看起来不太聪明的礼物?

燕嘉允心里嘀咕一声。

空镜适时问道:“世子,给您放在哪?”

燕嘉允在书房环顾一周,终于在窗沿旮旯处寻到合适的位置,拿起杯盏走过去放那儿,思索了下,道:

“这狗盏瞧着不太机灵,就用来放抹布吧。

就这么一锤定音了。

乔蘅的成衣铺生意很红火,趁着势头,她把布匹铺开了起来,廖掌柜负责此铺。

铺里的布料都是乔蘅亲自掌眼,与京都任何一家都没有重复,都是江南那边清丽婉约的款式,一开业就格外生意火爆,颇受年轻姑娘和妇人欢迎。

更有高门大户的管事来问能不能订长期的四季布料,他们给府里的姑娘们裁衣裳。

乔蘅将这些事情的决定权都交给了廖掌柜。廖掌柜经验丰富,对于乔蘅的放权也很是感激,一门心思都扑在了这上面。

另外把白苏从成衣铺调了过来,跟着廖掌柜和他的徒弟一起学习管铺子的账。

忙碌完这些又是五六日过去了。

期间乔蘅收到了燕家老宅送来的信,信是燕夫人写的,表述了她对于乔蘅的喜爱以及无法互相见一面的遗憾,还道燕嘉允的脾气有点差,希望乔蘅多多包容,若是有不满之处可以写信给她,她与燕父定然批判燕嘉允云云。

乔蘅心里有几分暖意,作为一个被赐婚进来的儿媳,能得到婆母的喜爱并不容易,而且看燕夫人这语气,似乎喜爱她更甚燕嘉允,言语间对自己的儿子颇有嫌弃。

她认真地回了信,并表示有机会定会与燕嘉允一同回老宅拜望他们。

等两个铺子都步入正轨后,乔蘅拿到了一批比预想中还要多得多的银两。

她细数了一遍,暂时不打算还给燕嘉允,而是独自去了钱庄,把银子存了起来。

乔蘅从钱庄回到燕府,一进门就听戚叔说燕嘉允正在主院书房里等着她,她来到书房门口敲了敲门,过了会,燕嘉允打开书房。

他示意她进来,坐在书案边,乔蘅走进来才看见他拿了张京都的舆图,正用朱砂笔勾画着。

乔蘅解下厚披风放在木架上,轻提裙摆坐在书案对面,刚从外面回来双手冰凉,手边正好有个汤婆子,她捂在上面暖着手,问道:“世子,你找妾身何事?”

燕嘉允视线从舆图上抬起来,落在她的面容上,道:

“暗卫查到乔荀的线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