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96、第 96 章

“轰天雷凌振?”郁竺大惊,脱口而出。

作为原著中难得的技术型人才,无论是在官军阵营,还是后来归顺梁山泊之后,他始终都未能得到应有的重用,常常被打发去“放号炮”,王庆时甚至还以步兵头领的身份上战场近身搏杀,是名副其实的大材小用,令人扼腕。

郁竺对他可谓是“垂涎”已久,但由于他本身已有职务在身,还是陈良弼的手下,这层关系让竺暂时没好意思贸然去挖人家墙角,她原本计划着,等科教局逐步步入正轨,再想办法将凌振招致麾下,可万万没想到,凌振竟主动找上门来,这怎能不

让她又惊又喜。

见郁竺这般反应,张芝芝好奇道:“怎么,大人知道此人?”

“自然, 岂止是知道......”郁竺兴奋地站了起来,话到嘴边,才意识到自己似乎有些失态,立即收住话头,转向门房,“快,速速带他进来!”

马三自觉地站起身来:“那我俩先退下,等大人忙完再唤我们便是。”

郁竺摆了摆手:“无需回避,你们就在这边吧。”此次“面试”凌振,也不失为一个好机会,让自己的左膀右臂旁听,从而更透彻地理解自己的理念与规划。

说话间,一个瘦小的男子已经跟着门房来到了几人面前。他身高不过六尺出头,身形略显单薄,一张瘦削的脸庞上,留着一副三牙掩口的细髯,双目炯炯有神,整个人透着一股干练劲儿。

郁竺还没有开口,那男子已“扑通”一声,纳头便拜,声音洪亮:“小人东京甲仗库副使炮手凌振,见过郁同知大人!”

“快快请起,凌副使无需行此大礼。”?竺连忙示意马三将人扶起来入座,又唤来院子给凌振看茶。

这一套动作下来,凌振心里暗暗舒了一口气??看来他没有来错。

早就听说郁同知礼贤下士,连那等献艺的戏子,只要身怀一技之长,都会被她奉为座上宾,如今一看,果然传言不虚。

“凌副使今日来此所为何事?”郁等待他坐定后,明知故问道。

凌振低下头笑了笑,神情有些羞赧:“下官听说大人新建科教局一事,心中钦佩不已。久闻大人高瞻远瞩,料想此局定能为大宋培育众多栋梁,下官于火炮机关之术略有心得,想来这科教局或许与下官的个人所长更契合,故而斗胆前来,希望能

在此为大人尽一份绵薄之力。”

郁竺轻轻颔首,凌振这番话,倒是不遮掩??任何一个真正有本事的人,都会渴望有能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凌振如今虽身为炮手,可这太平年间,朝廷真正用得上他的机会并不多,想必他心中也是深感壮志难酬。

就拿原著中的情节来说,后来呼延灼奉命攻打梁山时,吴用不过略施小计,凌振便按捺不住亲自率兵冲锋陷阵,结果不慎误入陷阱被生擒活捉,之所以如此冲动行事,归根结底还是立功心切罢了。

如此来说,将他收为己用倒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郁竺点了点头刚想答应,话到嘴边又稍稍迟疑了下??凌振此次前来投诚,纯粹是以个人名义,想必并未征得陈良弼的首肯,此举确实稍显莽撞。倘若郁竺也不与陈良弼商议,便直接将他招

致麾下,纵使陈良弼嘴上不会说什么,以他的为人,心里难免也会有所芥蒂。

念及此处,郁竺沉吟了片刻,想着怎样转圜地和陈良弼沟通此事,不至于伤了和气。

但这片刻的沉吟,落在凌振眼里,却叫他刚刚放下的心突然提了起来。他今天大张旗鼓地来到科教局毛遂自荐,可谓是背水一战,此番不能成功,日后回到甲仗库,在陈都知那边,恐怕也再难过得好处。可明明方才郁同知待他十分客气,怎么

看都不像是要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怎么这会儿却突然犹豫起来了呢?

一时间,凌振也有些慌张起来??莫非是郁同知对火炮之术不感兴趣?

他心思急转,想起刚刚过去的棘盆盛会,心中顿时有了几分猜测,未等郁竺开口,连忙补充道:“郁同知,实不相瞒,火炮之术绝非仅能用于战场杀敌。就如那棘盆盛会那日的各色焰火,倘若以火炮之法改良,定能使烟火更为璀璨。不仅如此,

下官还设想,可将火炮加以改进,制成便于手持的小型炮具,如此一来,在各类庆典献演之中,戏子手持此炮,配合各类杂耍绝活儿,定能让官家龙颜大悦。”

“噢,这倒是其次......”郁竺摆了摆手,她不知道凌振的心路历程,见他一味地讲烟火,只当他抓错了重点,稍稍有些不以为意,然而却在听到最后一句时眼前一亮。

“你说什么?便于手持的小型炮具......仔细说来听听。”

这不就相当于后世的枪么?

按照历史记载,最早的火枪,还得在一百多年之后才能被发明出来,所以坐之前在思索如何提升军队战斗力时,并未将普遍装备热兵器作为首要考量。毕竟以当下的生产力水平而言,想要实现热兵器的批量生产,难度实在太大。真要等到她

造出枪,再给军队一一配备,接着像西班牙大方阵那样系统训练,等出成效的时候,大宋已经亡了八百年了。

可如今既然凌振提出了这个想法,她又怎能忍心将这发明创造的雏形扼杀在萌芽状态呢?而且众所周知,在《水浒传》中,凌振所擅长的火炮制造技术,本身就带有几分超越时代的先进性。说不定,凭借施老先生开的挂,他真能够发明出这种

便于手持的小型热兵器呢?

凌振一看郁竺神色,还以为自己猜对了她的心思,立即道:“其实这原理并不复杂,就是在粗竹管中填充上火药,在竹管的外壁预留一个点火用的小孔,点燃引信后火药燃烧,便可以喷出各色焰火,十分漂亮。实不相瞒,这玩意儿下官在家做过

一个,大人若是对此感兴趣,下官这就回去取来给您瞧瞧。”

“不必了,我明白你的意思。”郁竺摆了摆手,稍作思索,目光灼灼道,“照你所说,这种小型炮具目前只能喷出焰火,可若是我想将其运用到战场上,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增加它的威力呢?"

毕竟,仅仅只能喷火的话,杀伤力恐怕也就只能起到骚扰敌人的作用了。

凌振作为火器制造方面的专家,一听郁竺这般发问,瞬间就明白了她关注的核心所在,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还好郁同知并非那种只知玩乐享受之人,看来是自己方才想岔了。

“只需在竹筒内填上石块或者弹丸便可。”说着,凌振便下意识地比划了几下,发现没有实物辅助,难以讲得清楚明白。于是他也不客气,自己起身找来纸笔画了起来。

片刻,纸上呈现出一个类似烟花桶的东西来。

郁竺接过纸,目光在上面停留了片刻,抬起头,神色专注道:“以你所设想的这种小型火炮,它射出的弹丸最远能达多远?"

“二三十步的距离还是有的。”

“才二三十步?”换算过来也就相当于四五十米的距离,这样的射程,发挥的威力甚至还比不上射出的箭矢。想到这儿,郁竺不禁轻轻摇了摇头。

凌振见郁竺这般神情,急忙解释道:“大人有所不知,竹筒的空间有限,所能填装的火药量不多,能达到二三十步的射程,已然算是十分可观了。倘若填装的火药过多,竹筒根本承受不住火药引燃瞬间产生的压力,极易炸裂,反而会对使用者造

成伤害。”

郁竺微微皱眉,想了想后世的枪,提议道:“那将竹筒换成铁制的不久行了吗?”

凌振无奈地叹了口气:“大人,铁制的炮管确实强度更高,可若是铁管壁做得太薄,同样容易在发射时炸开。但要是为了保证稳定性,将管壁增厚,那这铁制的小火炮就会变得十分笨重,与现今战场上使用的火炮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此一来,便

不符合制作这种便于手持小型火器的初衷啊!”

“竟然是这样......”郁竺恍然大悟,原来并非是当下的人想不到火枪这种武器,而是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金属铸造能力不足。在追求轻便与实现更远射程之间,只能做出取舍。若是制作出的火枪射程不远,对于机动性极强的骑兵而言,确实还

不如弓箭这类冷兵器的杀伤力大。

也就是说,射程和射速是限制现在火枪发展的一个瓶颈。

郁竺拿过凌振画图的这张纸,陷入了沉思。片刻后,她在凌振画的这个“烟花桶”上面,用笔细细勾勒出了几条螺旋的线。

“凌副使,你看这样是否可行。”郁竺一边说着,一边将勾勒好的纸张转向凌振,“如果使用铁制的圆筒,在内部增加这样凸起的螺旋线条,并适当增加圆筒的长度,如此一来,弹丸在筒内前行时就能获得一个旋转的力,那么弹丸射出之后,飞行

方向是不是会更加稳定,速度也会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