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攻约梁山 > 第51节政治需要和政治正确

第51节政治需要和政治正确

于是,赵佶理直气壮,扬眉吐气地再次上朝堂狠打脸。群臣就闭嘴了。

文盲和非文盲国家,那创造力,国家发展速度和质量,能一样吗?

至于沧赵和崔家的恩怨,沧赵的秘密杀人犯法,以及由此对抗官府这种无论什么理由都属大逆不道的事,童贯自动忽略了。

赵岳静静听着隔壁太监那抑扬顿挫的宣旨声。

这个表姐长得挺好看的,不知有多少好汉子盯着她,她怎么就不动心呢?

一个娃娃异想天开,摇摇笔杆子就可以封爵?俺们刀头舔血,以命保江山,却得不到。皇帝,你开玩笑呢。他凭什么呀?

俺大宋居然有这样的良善人家?

于是童贯又一次良心发作,把在沧州民间秘密侦探打听到的关于沧赵家的事,拣皇帝需要的说了。

至于崔家付出了大把的银子?

这又是一个皇帝给自己找的理由,而且很相信此点。

至于金银财帛更是一大堆,晃得人眼花缭乱。

然后弄明白点原因,松口气,却也怕这只是官家为掩人耳目布置的假象,再也不敢对沧赵有任何歹念。

再想想一个十几岁的娃娃却能制出文化圣典,指不定这孩子真就不是凡人。

赵岳也没想到这么一个小布局结果就得到这么大的收获。

结果,越遭到反对,越不让赵佶随心所欲。赵佶要重赏的逆反念头就越强烈。

天壤之别,完全没可比性。大宋立足世界的根本就是文化昌盛。

联是皇帝。一切,联说了算。

你别看文官们劲劲地反对重赏赵家,若有人无事生非伤害赵廉,那就是触动整个士林的逆鳞。

赵岳心情好,就难得地放下科技狂人的本色,随意八卦了一把。

刘管家亏了,和儿子老婆啥待遇也没得到。

可被这么激烈反对,顿时激起赵佶胸中的怒火。

赵廉这孩子就是上苍派来帮联的,说不定还是日后的左膀右臂,不能亏待屈没了,更不能让你们这帮子红眼也不忠不敬的混账东西祸害了,必须得重赏保护他顺利长大当上实官。

童贯照样信神神道道的事,由此找到根据,顿时信心百倍,雄心勃勃,不再想外放实惠却远离皇帝容易失去圣宠这种顾虑,决心在西军立下不世功业。这样不但不会失去费尽心血熬到的地位,还能成为皇帝不得不依赖重视的权臣。更稳当,也更实惠。

当奴才就不能当官。有官待遇就不能是奴才。大宋的官位没贱到一个奴才也能当官。当然皇家的奴才不同。

封赏如此之重,赵佶如此大方,九成是赌气的结果。

哥哥赵廉居然成了开国伯,具体封号是文成伯。

这叫政治正确。

况且赵佶本身就是个轻挑任性的人,说白了就是随心所欲。

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国家是皇帝的。那皇帝的需要就是高于一切的。做奴才的这时候若不是活腻味了,就绝不能不全力满足皇帝的需要。

所以,文官们不能,不敢,也不会在这方面否定赵廉的功绩。

再说了,就算他敢,也难了。

童贯能干,关键是有福之人,也吐露了军事方面的爱好和壮志,赵佶交待童贯,有合适的机会就安排童贯去西军监领。

然后他就仔细询问了沧赵家还有哪些露脸的事。

再次被忠心能干的奴才头子以性命担保绝无半点虚假。这事到沧州随便打听就能知道。赵佶点头,立即去了向太后处。

童贯一瞧皇帝这架势,自然对皇帝的迫切心态门清。

这么一想,问题就严重了。这不是赵廉的个人荣辱,而是政治问题。虽然赵佶的行为本身就是把此事弄成了政治事件,使的是政治手段。

你花钱了,本将也干了,只是没完成。这属于不可抗力。你崔家再不满意也得受着。反正银子已经发给将士们了,有胆子,你就去要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