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却不想这时徐州还偏偏起了战火,曹操开始了第一次征伐徐州,诸葛瑾与叔父走散了。按照以往的历史,诸葛瑾去了江东,后来被江东孙权的一个亲戚举荐在江东做了官。最后官至大将军,他儿子更是牛,虽然他儿子结局不是太好。
有一种方法叫声东击西,就例如在古玩市场买东西,当你看中一件未被发现价值的宝物时,聪明的人往往不去关注他,反而去关注另外一个不值钱,到时候连买带送就将宝物拿走了。
但是令陶应崩溃的是,此时的诸葛亮年方十四岁,还是一个孩子啊!比自己小了十岁,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就是再聪明也毕竟是个孩子,他还没有后世那种可以统帅千军万马的能力与威望。
见陶应居然不纠结诸葛玄了,曹宏心中有些疑虑。但是他也是有识人能力的,刚才跟诸葛玄交谈,诸葛玄言行之中无不透漏出他大族的贵气,又学识渊博,难道陶应真的只是为了让手下诸葛瑾放心才回的郯县?
不一会小兵来报说曹丕要吃甜食,府上做的饭菜他不愿意吃,曹丕也吵着要回兖州。陶应有些心烦的说道:“不吃就让他饿着,饿狠了自然就吃了!”
亲兵回到了队伍里,陶应紧绷的心这才松下了。惊喜过后,陶应又开始炫耀了,也不管话说的合不合适骑马在城下指着曹宏大喊道:“曹大人,你说我这两天不惜成本的四处寻找诸葛大人是为何吗?”
不过幸好他们在徐州碰到了穿越而来的陶应,也不知道他们的命运到底会怎样下去,不过至少有一点,他们兄弟现在开始就再也不用分开啦的!
八月初的石亭镇连绵的大雨一直下个不停,陶应望着窗外连绵不绝的大雨,心中满是顾虑。石亭镇的房屋已经修建好了,大街也修建完了,唯一不好的事情就是那些树很少,因为这里原本都是些农田。
“因为他学识渊博,不过我先了你一步,哈哈!”
陶应说完那笑声诡异的让诸葛瑾都有些害怕,曹宏不信,陶应又指着诸葛瑾说道:“诸葛一家出尽才人。诸葛大人虽然也才华横溢,但比之子喻和孔明差也,子喻有大将军之才,孔明有王佐之才,将来天下定将是彭城的天下!”
陶应说完,旁边诸葛瑾还在劝,陶应忙对诸葛瑾说道:“子喻,人各有志,算了吧!你也莫要为难诸葛大人了?待会若诸葛大人让你投奔郯县,此事就不好看了。还不如接了你兄弟姐妹,咱们回彭城吧,曹操两个儿子已经在石亭等的不耐烦了已经!”
陶应叹了口气也对曹宏喊道:“曹大人,你想多了。我费劲周折要寻夏侯玄不为他事,只因他是诸葛子喻的叔父而已。子喻投奔我,我便想让他了无牵挂。如今见诸葛大人无碍,我也就放心了,他在郯县还希望曹大人要多多举荐啊!”
诸葛瑾毕竟才二十岁,虽然他心智已经非常成熟了,但是做事方面难免还是有些不成熟。俗话说,父母不在,长兄如父,如今叔父不愿跟着去彭城,在陶应的劝说下,诸葛瑾只好做好自己这个长兄该做的事情。
于是诸葛瑾只好有些失望地朝城上喊道:“叔父,既然咱们各为其主,我也不勉强了。叔父之才想必刺史大人定会重用,侄儿也无需担心了。叔父亦不要牵挂侄儿,我定会带好弟弟妹妹!”
不过现在哪里还能顾得那么多事,自己主公已经重新领兵朝石亭镇而去,诸葛瑾也赶忙骑马跟了过去。
一说到傻*,似乎这样说显得自己太没素质,或许因为等到了诸葛亮,陶应太开心了吧,竟然差点忘了注意自己形象。
两个小孩慌忙朝诸葛瑾奔去,诸葛瑾下马一手搂住了一个激动的眼泪都掉了下来。他们三兄弟一个妹妹最是凄苦,父亲去世了,母亲也不在了,于是他们三个只能去投奔叔父诸葛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