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雨声不断,陶应出神的望着窗外雨滴滴落在荷塘里泛起的阵阵涟漪。此时的诸葛亮正一脸好奇的拿着毛笔在纸上写着东西,诸葛瑾训斥他不要动那些纸张,纸张太过珍贵,诸葛亮只好放下毛笔在屋里有些局促的站着。
陶应正琢磨着来年春天怎么从别处移植些树来呢,但是眼前他需要思考的显然不是这个问题。
陶应本对孔明充满了希望,他以为他就如同落魄的刘备突遇孔明一般,自己很快就能开始自己的王图霸业!
一听陶应说自己有大将军之才,说自己弟弟有王佐之才,诸葛瑾那个震撼啊!自己与陶应不过相识两三日,而自己弟弟诸葛亮更是与陶应一面都没见过,他怎么会知道自己弟弟有王佐之才?难道他能预见未来之事吗?
陶应似乎也有些不耐烦的朝城上喊道:“曹大人,我赶时间,我数万兵马可耽搁不起,快点打开城门把子喻弟弟妹妹放出来吧,我们要走了!”
诸葛瑾在城下劝叔父诸葛玄投靠二公子陶应,诸葛玄在城上面露为难之意。楼上曹宏却朝陶应一稽首说道:“二公子,如今诸葛大人愿在郯县效力,都是为了徐州百姓,二公子岂是强人所难之人呢?这名声要是传出去,恐怕影响二公子的声誉啊!”
然后诸葛玄带着诸葛亮兄弟继续流浪,最后叔父也死了,诸葛亮更是沦落到了在隆中种地,要不是刘备请他,估计这一辈子他都只是一个农夫了。
诸葛瑾说完下马便朝城上诸葛玄磕头起来,磕了几个头之后,这才又上马喊诸葛亮与诸葛均,让他们带着妹妹出城。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望着几人的团聚,那场面有些感人,陶应的家至少是没这么亲了。天已经不早了,陶应还没等诸葛瑾说完话,甚至陶应还没真正的去打量诸葛亮便令亲兵过来一人抓起一个小孩放在了自己的马上,然后李典过去把瘦的干黄的小女孩拎到了自己的马上,像拎个小鸡一样。
曹宏在城上无不炫耀起来,陶应也跟着哈哈大笑道:“非也,我眼光岂能与你一般,我真正要寻的是诸葛瑾的弟弟诸葛孔明非诸葛玄大人也!你个傻……”
陶应想给他请个老师,但是徐州能教他的人却还当真没有。原本陶应准备请张昭来教他,但是又觉得张昭是不是太过于迂腐,而且张昭又是主降论者,到时候曹操强大了来打彭城,他要是糊弄诸葛亮,让诸葛亮投降了该怎么办?
曹丕今年才8岁,他跟诸葛亮比起来,太过于娇惯。曹植只有三岁,只是一个能走的小熊孩子。这一切都让陶应大失所望,他印象中曹丕和曹植应该都是大人的,却没想过如此之小,这下自己简直就是自作自受,闲着蛋疼就算了,闲着倒好居然替人家养小孩子去了,搞的自己这么伟大!当陶应第一次见到年幼的曹丕和曹植,心都碎了。
陶应说完勒马便哼着小曲朝城外而去,曹宏忍不住在心里骂了一句:“傻逼!”不曾想的是陶应也在心里用这个称呼返还给了曹宏无数次了!
不过不管那么多了,为了早日将这个瘟神打发走,曹宏忙挥挥手让士兵将诸葛亮与诸葛瑾还有一个小女孩带下去了。
陶应假装无所谓甚至更多的不耐烦,但是心却提到了嗓子眼。一直看着士兵吱呀一声将城门打开,然后两个士兵将诸葛亮与诸葛瑾带出来,送过吊桥,陶应的心这才放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