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陶应扶着张昭下了马车,张昭回头望了望身后,身后的大路一直通向宫殿群的正中央的集贤殿。宽大的道路两旁又分散着许多的宫殿似的的院落,这些院落仿佛一个八卦阵一样点缀在一个个阵点上。
张昭点了点头,但是又说道:“灵帝就是奢靡成风,才有大汉今日这般,公子修建如此宫殿,恐怕……”
于是张昭只好答应起来,陶应忙让人去将一些家具和油米之类的东西搬来送给张昭,然后又吩咐严畯以后每个月按时将吃的用的送到张昭府上。张昭拜谢后,陶应便让人去将三岁的曹植接来。
“先生,这处宅子就由先生来住吧!这里地段好,离集贤殿咫尺之遥,还请先生不要嫌弃!”
“此事不妥,此事不妥!”
张昭又问起来,他觉得这样不好。第一有违祖制,这要是被皇上知道,肯定诛九族的事情。私自伪造宫殿,莫非你想当皇帝不成?
陶应说着心中雄伟的构想,旁边张承早已拍手叫好。怎奈张昭却不为所动地说道:“地方虽好,但无功不受禄,还请……”
不一会,马车突然停了下来,张昭掀开车帘,环顾周围,陶应没有带他去集贤殿。眼前是一条河流,河流不是很宽,但是很干净。
张昭望着陶应,马车走在石子铺成的路上有些颠簸,张昭不了解陶应脾气,因此话说一半便不再说下去,明眼人都能知道张昭言外之意。
张昭是个文人,他骨子里是反对武力的。他想要和平,他想天下饱读之士都有报效大汉朝的机会,但是这个乱世,别说那些寒士了,就像自己这样的饱学之士又何尝不是颠沛流离?而陶应一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却已经表明他对文化的人态度与陶谦不同了,不同的太多了!
见张昭又推辞,陶应忙又劝道:“先生放心,这方圆十几里的宅子全部都是留给天下大贤的。先生若住在这里,以后定不会感到寂寞的。先生且看旁边这几处大殿,这里是我准备修建的学堂,是招手天下饱学之士来探讨文章的地方。还有那远处最大的集贤殿,那里是存放天下书籍的地方,以后我会举徐州之力,搜集天下著作尽藏于中!”
更何况,如此下去,陶应再奢靡成风,那彭城还是要毁了的!
陶应指着远处的最高的大殿说道:“那座大殿便叫集贤殿,一共有十几层,光最下面的大殿便能容下两千多人,比浮屠寺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才陶应没强迫他出来做官,不是没请他,是没强迫。若此时张昭再拒绝,恐怕陶应一发火起来,敬酒不吃吃罚酒,直接就把他家人杀了。
“好,好,只听闻将军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却不想将军竟然文采如此斐然,刚我太鲁莽,将军赎罪!”
虽然内心有些小激动,但是张昭面如止水。将车帘放下后,张昭闭目养神起来。他在猜想着以后到达大殿后,陶应会做出什么事情,自己又该怎么拒绝不让他发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