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陶应折寿来窥得天机为自己算卦,两个也正襟危坐起来,一切显得那么神圣。陶应心中一阵嘀咕,该怎么跟他们算呢?唉,不管了,反正能扯到哪里就到哪里吧!
陶应建在北方的第一所综合学堂——破曹学堂,占地面积有石亭镇二十分之一那么大的学堂,周围建筑物越来越多,马路也变的有些窄了,石块铺就的街道,走在上面有种走在江南的感觉。
一切仿佛还刚发生在眼前,石亭上曹操题的字依然苍劲有力,孔融观完心中忍不住感叹起来:“曹孟德如此枭雄,竟然也会落得如此下场,当真是可悲可叹!”
王朗也凑了过来,几个人都聚精会神的望着陶应,陶应看看周围,周围无他人,陶应便又说道:“我若折损阳寿为孔国相算这一卦,孔相国需答应我一件事!”见陶应如此严肃认真,孔融越来越好奇了。
陶应说完,孔融倒吸了一口冷气问道:“何为之不好过?”
两个人犹犹豫豫的跟着陶商的队伍一直朝彭城国而去,在马背上颠簸了近一下午之后,近百人的队伍这才抵达石亭镇边界,过来界碑,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条宽广的大路。大路能容得下四辆马车通过。
于是陶应便掐着手指,想了又想,根据史书记载,青州那可是袁谭的地盘,那现在孔融在北海,北海属于青州的地盘,不用说,用不了多久,北海就会被袁谭攻破并占领。
一夜无言,第二天天亮之后,陶应洗漱好,鸡都叫几次了。驿站外百姓听闻刺史的灵柩来了石亭镇,百姓皆来吊念,一时间整个石亭镇悲恸不已。安抚完了百姓,陶应便领着孔融与王朗一起去城内走了一圈。
众人赶到石亭镇,都累的不行了,孔融与王朗还未来的及欣赏石亭镇的景观,进城之后便赶到驿站休息了。陶应等人让人放好了陶谦的灵柩,也回驿站住下了。赶了一天路,特别累,陶应刚躺下不多会便睡着了。
陶应说完让张昭陪着王朗与孔融,自己骑马前去护送着陶谦的棺材朝石亭镇而去了,陶应走后,两个人被陶应的神乎搞的一头雾水,现在想走,但是被陶应这样吊着胃口也不好走。但是不走吧,似乎跟着陶应一直到彭城,这样会得罪徐州牧陶商,到时候说不定陶商记在了心里,他们以后日子就不好过啊!
想到这里,陶应突然睁开眼睛说道:“我虽未出过徐州,也未曾到过青州,但是此时想必孔国相在青州不好过吧!”
想到这里,陶应睁开眼睛问道:“孔国相,我先为你卜上一卦,若卦象有得罪之处,还望见谅!”
孔融说完,陶应这才又眯着眼睛假装又继续算,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看看能不能在这里捞点好处。这孔融是建安七子之一,那文采是响当当的好,如果自己能够邀请他来徐州任教,凭借着他孔家的声望,再加上孔融的名望,那彭城岂不成为大汉文学圣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