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二尽管年纪不大,初涉人世,也许是“隔代传”的原因吧,小小年纪的他就表演出与一般农村孩子不同的意识和状态,仿佛他生下就是准备跳出农门的,他喜欢上海,喜欢他的繁华和包容,他要做个上海人.科学的基因理论承认人的基因传递可历经n代而不走失.生活现实中也不乏出身农家的天才歌唱家,画家……在西藏有传世喇嘛.人的梦想就是现实的前奏曲,那时候没有“北上广”,一纸户口等于人的“魂灵”的事.户口就是户口,登个记而已,那像现在户口搞得越来越神秘兮兮,真正捞横挡的是权力之手.
这是一个哲学命题.科学家预言人类的任何幻想都将成为事实.这不仅预示人类拥有异乎寻常的超能力,而这种超能力的要害来自于神,是神力的显示.神是无形的,但神力随处可见.人类则是神之子,地球村的一篇篇报告,用一句中国古语“天人合一”可一言以蔽之.
&当真想听?”师傅怪怪地回问了一句.
到写字间外边,他敲了下门,里面传来声音:“进来”.赵二应声推门而入.
赵二随手带了把已经破旧的油纸伞出了工厂,先到老板在附近石库门弄堂里的宅弟向娘姨取了小姐的雨衣,随后直奔学校.
现在我满师了,勒厂里厢蛮吃得开兜得转,老板和厂里厢人都对我蛮好格,所以伲一点也不想家.
伲无锡乡下的父母和撑船的阿大仅来看过他一次,近四年来伲一次也没有回过乡下老家,即便是过新年,也是在上海一个人过的.与其说乡下孩子一踏进花花世界,满眼尽是黄金甲和红男绿女,把伲给迷昏了,不如说是有交关事体都是因缘际会,碰到了就是缘份啊.伲又勿像孙悟空有分身之术,伲不过是个乡下小囡,只好将就啦!
是的.按中央之国传统文化,人是天地之产物,“天人合一”.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意思是人的根在天,这个天不是气象物理意义的天空,是指宇宙.
赵二与师傅在厂门口依依惜别,不知不觉天空突然飘下淅淅沥沥的雨点,赵二突然想起什么,对师傅说:“师傅,你等我一下”.说完他飞快转身往厂里去.一会儿,他气喘吁吁地回来了,手里拿着一把崭新的油布伞往师傅手里一塞,道:“上海的黄梅天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这是我刚上过桐油的新布伞,师傅你拿着路上用,可遮风挡雨.”
雨势越来越大,赵二用双手蒙着头,高一脚低一脚越跑回车间,忙着用手拍打身上的雨水,此时听到空中传来一个声音:“赵二,丁先生找你,在写字间.”
上海像我伲这种外地人勿要太多噢!乃看马路上拉黄包车格,踏三轮车格,烘大饼煎油条格,剃头修脚格,做娘姨格,哪一个不是外地来的,上海本地人很少做格种生活,伊拉宁愿在乡下头种种菜,与伲乡下一个样,“食有余,寝则安”.
赵二一个人呆在厂里保全工的工作间,他平时晚上也睡在此间,几平方的修理间,当夜幕降临时,他就将修理间的杂物归整归整,将一块铺板往两端的杂物上一搁,一个床铺就出现了.
上海,我来了!赵二心底里真想扯破嗓门大喝一声,但他还是克制了自已的**:一种成功的喜悦.虽说伲出身在乡下头,乡下人就不能闯上海了吗?外国瘪三,“红头阿三”来得,我伲为啥来不得?我伲老板也是外地人,我伲老板的爷老头子,老老板也是外地人,老先生还是走前门进来的,硬碰硬考上进士,奉朝庭之名到上海来做官,来管上海人的.再往前呢?上海与伲无锡太湖边上的乡下“一脱死样”,一片滩涂,是摸鱼捉虾的地方啊!
雨水像打翻了的水桶往下倾倒,赵二起先还撑启那四分五裂的油纸伞,跑了几步他感到那油纸伞不但抵挡不住雨水的侵袭,反而成了他快跑的累赘.于是他索兴将纸伞收起,毫无遮盖地在狂风暴雨中裸奔起来……
父母,则是人生物意义的载体,人有了头疼脑热或其它不适,头一句话往往是:“我的妈呀”,这反映人体对母体的依恋.毕竟人体与母体曾经融为一体,相依为命长达十个月之久;即便脱离母体后,由于基因遗传和血缘的关系,人体与母体也一直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血浓于水的关系.所以,国人以情为核心,以血缘亲疏为半径画一个大圆圈,决定了父子兄弟友人大家为人处世的关系.也正因为这种特有的“血亲文化”,决定了位于地球中心的中央之国可以“乱而不散”,“治而不弃”,“亡而不灭”,“强而不霸”,“大而一统”,这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一个民族.
上海的黄梅天虽说有雨水侵淫对人们的生活造成诸多不便,但就气温而言,
宇宙孕育了万物,包括人类.现代科学也不否认人是“天外来客”,大部分顶尖科学大家如爱因斯坦,牛顿等都是上帝的信徒.美国人在全世界最起劲寻找外星人……无论是东方充满智慧的老庄哲学,还是西方的现代科学,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终极目标:人是宇宙之子,人与宇宙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的根在天(宇宙).所以人在走投无路,或落难时会脱口而出,仰天长叹的是:天哪!(西人则喊:mygod!),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这是十分正常的心理和生理反应,是人的第六感,也就是本能..
师傅他还说,人想开了,也没什么过不去的坎.记得过去在村里听老人们讲,菩萨在佛经上说,人刚出娘胎时两个小手握得紧紧的,似乎担心怕失去什么;等老了撒手归天了,两手张开了.真是赤条条来,赤条条去,一点也没有弄虚作假的喽!这些历经千年传下来的老古话人们要懂得敬畏才是.
赵二明白老板原来叫他干码事,他扭转屁股往回走,又听老板问了句:“车钿有伐?”赵二也没有摸自已的口袋是否有零碎的角子,就答道:“有”,飞也似跑出写字间.别看赵二是个农村来的,刚出徒的小工人,他骨子里很有大男人气概,别人有什么事求他,他总是有求必应,因此在厂子里很有人缘.
&生意”不但要无条件地听从老板的指挥,还要为自已的师傅服务,如干活时给师傅递个板手,锒头什么的;休息时,师傅的屁股刚挨地,赶紧给师傅递支烟,并划上自来火给师傅把烟点上,茶杯递上……只要是来学生意,一切概莫能外.
赵二内心十分纠结,不希望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心中仿佛一直有一个声音在呼唤:师傅你别走,有我赵二一碗汤,就有你师傅一碗饭.我不会抢你饭碗头的,我可以到别的工厂去谋生.师傅,你别走好吗?
赵二终于熬过了这一关.他满师了,并且深得老板和师傅的赞尝.
君不见,所有宇宙自然社会现象都不是瞎猫撞着死老鼠---乱碰的结果,在它背后有一看不见的“宏观调控”之手或说规律之手.上苍创造了百姓,并不是为了愚弄他们,而是为了救赎他们.倒是那些草民中的那些自作聪明者,拉大旗作虎皮,以救星自居,折腾人民.
赵二听着师傅的人生格言,句句珠玑,是生活中可以传递和感受的正能量,他听着听着眼眶里闪着泪花,一手挽着师傅的胳臂,一手提着师傅的包袱朝厂门口走去.其间,不时碰到车间里的男女工人向他俩打招呼.
天空中的雨点开始变大了,滴滴答答地敲打着老人的脸,手和身体的各部位,他想起赵二给他的新油布伞,“这孩子有一颗善心哪,”老人心里嘀咕道,他撑开了雨伞,一股桐油香味扑鼻而来.雨珠打在伞面叮咚作响,仿佛是赵二的拳拳之心在跳动.老人将“圆大头”藏在衣襟里,心里默默地唠叨:吉人自有天相,吉人自有天相……
但凡来到这个世界的的人,不明此理者居多,仍是争名于朝,争利于市,这叫什么:人的劣根性.难怪上海人有一句很重的骂人话,是来形容不思进取,不记古训的不肖子孙.师傅讲到此,停了下来.
赵二下意识地将头偏向师傅,这倒并不是因为他想听这种骂人的话,赵二他到上海历史不长,加之他也是来自渔米之乡.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者管仲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赵二对脏话不感兴趣,他是觉得好奇才这样表示的.
那年代上海砖木结构的石库门到处漏风,不足为奇.起先他还以为是外面的爆竹烟味乘冬晚“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偷偷地钻进四处跑风的房子.但是这股味道越来越重,甚至在屋里可以看到它的飘忽,似有若无的形态.
语言具有物质属性,具有穿透时空的能力,不是专为人哗众取宠,捕风捉影和好大喜功用的.一句“天人合一”让我们穿越时空,观照人类的前世今生,太有才了.
丁老板找他要他过大年时留在厂里看厂子,他毫不犹豫地当场同意了,丁老板由此开始起重这个小伙子.老板心知肚明,用上海话讲就是迪个小囡会“做人”,懂得知恩图报.
丁先生背对门站在窗口边望着外面天空中密密的雨点在风势的助推下争先恐后地撞进了写字间,以致窗口下的地板已湿了一片.丁先生将玻璃窗关了,然后回转身对赵二说:“你给我办一件事.”
丁老板没有找错人头.赵二,这个外来的上海户头在举家欢腾的新年为丁家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
本来,这些小老板的后代们该庆幸自已有个能干的爸,为孩儿们成为新上海人闯出了一片天空,殊不知人算不如天算.一个甲子后,资二代成了革命对像,要不是后来历史再次轮回,他们差不多永世不得翻身了.所以,人的命,天指定,没得错.
老上海都知道,不管你在布店当学生意,卖龙头细布(一种本色的坯布,可以用来做男式西裤的袋袋布),还是在鞋店作坊当制鞋学徒,装靴头,或是像煞有介事地在纱厂,面粉厂等厂里厢当工人阶级,一个成文的规矩就是要吃三年“萝卜干饭.”意为在这三年里,当“学生意”完全是付出,没有收入,但管饭管住.
今晚与平时不一样喽,厂子里人马齐喑,里外外都黑乎呼的,没有人走动,万籁俱寂的样子;而此刻在厂子外面却是另一翻景象.
过了一会,外面仍是传来连环炮的鞭炮声,他肯定“涛声依旧”,一切多虑了.他又将身子横倒铺板上,慢慢地他闻到一股烟味破门而入,“啥地方烧着了?”又一个念头崩出来……
大家都知道重心对于一个物体保持稳定的关键作用.华夏民族正因为有这个“内守”的特点(说得不好听点就是“窝里斗”)而被宇宙大帝委以“重任”,放在地球“中心”建功立业,这对地球的“维稳”是何其重要乃尔.试想,如果将美国这样一个好动的“后起之秀”放在现今中央之国的位置,世界会是什么个样子?所以国人五千年的“命运”天指定呵!
突然,一声巨响差点将他从铺板上震下来,“啥事体?”“啥地方吃炸弹了?”“喔,是爆竹声!我在上海过年,不是苏州寒山寺的半夜钟声到客船.”“啥人家格重磅爆竹加结棍?”赵二一连串想法涌上心头,脑海里的画面一张换一张……
我们土生土长的人为什么不能在自已的土地上混口饭吃?还是一句老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这才是一句顶一万句的真话啊.人的本性如此.要让农村人安分守已地呆在农村,根本问题是要将农村搞好,不要坑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