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来自地球村的报告 > 第 十 七 章 沪 上 人 家

第 十 七 章 沪 上 人 家

看这些车子的装饰就知道是私家车,还是“出租车”了.大凡看起来比较干净和有点派头的是私家车.外包装因陋就简,样子比较抖豁就是“出租车>

在乡下头格辰光,我伲爷老头子经常对我讲,到了上海学生意,要听老板格,要听师傅格,要听师兄格,他们比你先出师,都是你的衣食父母啊!我伲爷讲:有句老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我伲爷娘还得伲讲,孔夫子讲格,‘天地君亲师’要敬畏,一艾艾也推板勿得;伊拉还得伲讲,年纪轻,吃点亏,呒没啥,吃亏就是便宜……

有人说正经的老板要跑市场,跑原料,跑头寸,为了省几个铜板要货比三家;为了敝头寸,哑巴吃黄连,卑躬屈膝,受人欺凌的事是家常便饭.你以为当老板挺风光?可以玩小三?真正的老板都是某一行的专家.那些不懂行的老板当“老板”,要么是吃权力的,要么是吃祖宗的,不是正宗的老板“料子”,绝对是败家仔啊!

果不其然,人群中冒出劈里叭拉的掌声……

有些二层楼前楼关得紧紧的玻璃窗打开了,有人探出头来朝外四处张望,然后又将脑袋缩回去,对屋里厢的人说道:“丝厂失火了!”“毫烧(沪语迅速的意思)去救火!”

前者苦笑着摇摇头说:“阿拉讲得加清爽侬还勿明白,好勒,阿拉今朝只好‘全裸’了.我的意思是,这叫主观为自已,客观为大家.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有的说老板有老板苦楚,老板的苦楚只有他自已扛着,到开勿出“伙仓”,发勿出工钿格辰光,当老板的连跳楼的心思都有呵!有的老板门槛精,就成了“跑路党”,这叫拍脱门牙忘肚里咽,自已晓得啊!

上海,除夕之夜.尽管时势惟艰,但年还是要过的.大街小巷不时传出鞭炮声声,千家万户的窗口里人影觥筹交错,不时传出欢声笑语.突然间爆出一声“火着了!”的惊惶失措之声,喊得如此撕心裂肺,余音在周围石库门弄堂里回荡,听到的人顿时感到魂灵出窍,心里默念道:“有地方出事体了!”.

&聪,外面有人找.”校门口有人向校园内喊道.

赶来救火的街坊见“救火会”不经意间变成了“研讨会”,听听倒蛮有劲的,有的人不经意间加入“坊谈”,也许因为住勒石库门里厢的人成份复杂,自觉不自觉地叹起苦经,把自已放在同情丁老板的立场.

丁聪望着帘子似的雨蒙胧的天空恍然若悟,“噢,有人找我?”,她接着喊道:“来了!”拿起书包盖着脑袋,奔向校门口.

&新年,放炮仗,除旧迎新,本是中华儿女的一个习俗,无可厚非,但我们的先哲老子说过‘福兮祸所伏’,人们在享受福气时,祸的隐患就隐含其中了.一不小心,福报就成为闯祸的导火线.”

他淌着地面上的积水,哗拉哗拉地毫无顾忌地走在马路上,脚上的布鞋成了真正名符其实的“船鞋”驶到西洋女中门口.见门口围着一些人,打伞穿雨衣的都有,看样子也是在接学生子.也有三轮车和黄包车停在马路边上.

诸位,勿要转移大方向好伐?今朝夜里,除夕之夜,真正的主角和英雄是无锡阿大---赵二,是他救了丝厂,也帮了我伲邻舍的忙,免得我伲大年夜里要打电话拨勒救火会,想想有艾触霉头……

丁父将一份产业传给儿子,就是将一份“吃饭家生”交到儿子手里,如同手艺人将自已的技艺传给家人一样,要靠它生活,传宗接代.

沉默片刻,人群中开始有人附和道:难得格“救火会”上冒出一个哲学家,大家鼓掌欢迎格位先生.

片刻工夫,丝厂的四邻八舍有的提着铅桶,有的拿着面盆(洗脸盆)都围到丝厂门前,胆大的男人拥进冒烟的院子,此时有一个人看似比谁都着急,嘴里嚷嚷着:“让开,让开,让我进去好伐!”.熟识的人认出是丝厂老板,咕哝道:“丁老板来了!”

&拉老祖宗黄帝说,‘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于人者必有厌于已.’意思是谈天必及人,说古必与今联系,讲别人要从自已开始.赵二虽然在救火之前不一定知晓祖宗的格言,但是他身为炎黄子孙,身上流淌着中华始祖的血液.赵二是农家子弟,农民是中央之国的脊梁,在上海也是如此啊.”

丁老板环顾满目疮夷的院子,触景生情,他坦诚地说:

现场群众听了丁老板的背景情况介绍,一些对丁老板有气的人也悄悄地将闷在肚里的“无名火”放掉了.人们议论纷纷:大家活着都不容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每人都有有一本难念的经呵!

丁老板想到此对大家说:?各位父老乡亲,今天的事情就到此为止吧.耽误了大家除夕之夜吃团圆饭的辰光,实在惭愧”他又道:

还有人?打开天窗说凉话”,道:“要勿是迪次‘火着’,难板有这样一次邻舍隔壁的‘见面会’.现在辰光正好上‘暖锅’(沪语火锅),大家都在吃蛋饺,肉圆,侬请伊出来伊勿会出来格.”

&是相信缘份的,常言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相见不相识.”丁老板在写字间里度着方步,他内心一直在纠结,外面暴雨如注,他终于想出乘此机会让赵二与丁聪面对面地接触一次,看看双方的态度.

听众们频频点头,表示同意.但是也有人站出来说:

满清后期,像所有历史上的末代皇帝一样,政局动荡,时势急转直下,封建皇朝分崩离析在所难免.丁父原来凭一已功名,来上海任朝庭名官,但吃皇粮没多久,就遇到革命党造反.当时的读书人还是蛮有骨气的: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会为三斗米而折腰.不像现在一些“砖家”和“叫兽”,学业平平,行为却异常离谱,

&体明摆着的,伊帮了大家的忙”.有人抢答.

汉族人想**也难,即使象曾国藩那样权倾满清皇朝一时的中兴名臣,也是整天担心功高震主,不知道哪一天被清君铡,人头落地.他哪儿有这胆子像现在的贪官那样,在任一时,如入无人之境.

&家今朝才晓得,是谁带给我们一个平安的除夕之夜?”演讲者将目光对准正在恢复平静的赵二,现场的人也跟着他的“指挥棒”将各自的目光聚焦在赵二身上.虽然夜色将关注目光的犀利度罩上了一层蒙胧,但赵二还是有如坐针毡之感:他觉得他很平常.既然答应了老板过年格辰光看厂,事后发生的一切是他应该做的.做得好,应该,理所当然;做得不好,要受罚,这叫规矩.呒没规矩,不成方圆.天下世界要呒没规矩,天早就塌下来了.

厂里又恢复了年节时的平静.经过此番折腾,石库门里的居民们回到屋里厢已是子时了.吃年夜饭格辰光老早过脱了,大家艰难地撑起惺松的眼皮,赶紧钻进温暖的被头筒,里厢放着锃亮的充满开水的铜制汤婆子赛过热水汀,只等被窝的主人家来享受冬夜被窝的温暖和除夕之夜的欢乐.这双重回报对冻惯了的上海上勿要太有诱惑力呵!.

有的说打工的只晓得到“号头”(沪语发薪日)拿工钿,拿勿到工钿就去告老板,劳资关系搞得紧张兮兮……有人插进来说,侬勿晓得,拆穿之讲,正经的老板大凡都是苦出身,与大家脚碰脚.一开始他们并不想当老板,但时势造英雄噢,机会来了推也推不脱啊!

实际上,此种特性是现代公民意识的基础,叫人格独立.从现代科学角度解释,这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使然;从哲学角度看,生命的本质是追求自由的,也应了一句俗语:“树林大了,什么鸟都有”.

另有人反问道:“侬啥意思?”

上面讲过,大凡真正的老板都是平头百姓中的能人,他们出身低微,但做人和做事的能力超强,一旦遇上合适的土壤,这些人就会破土而出.一路打拼,终成气候.所以他们对自已的企业有深厚的感情,这些人与靠权力起家的“官老板”不是一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