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南宋日记 > 第五十一章 无聊的县试

第五十一章 无聊的县试

“嘿嘿,你便是鹅湖山的刘涣小儿么,过来过来,听你诺达的名声,该不会‘挟抄’吧?”

这无疑是一首政治诗,出自后世龚自珍的“已亥杂诗”,此处被无耻下流、卑鄙无赖的刘涣抄袭了。

他又装了一次“高大上”,赋诗写的是:

“黑娃,你咋这般快,莫非这第一场对你而言,尽简易万分不成?”

到了刘涣,给他收身的人是个满脸横肉的人,面目神情直叫人恶心。

“所以为了平复我激动愤慨之心情,老子一口气吃十个肉包子、一只烧鸡,可惜那群狗.日的说不许在考场前喝酒,哎……”

按照惯例,这县试其实简单而苍白,基本上没什么水平,能考得出的,莫非是“死记硬背”的孩童记性罢了。

原因是对于他一个后世人而言,他深知而今时局,孝宗其实是个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北伐的君主。

果不其然,刘涣的答卷被主簿看到,主簿和他多少有些“关系”,假意把试卷递给知县。

“如此,回去之后,你不怕被你爹揍么?”

接下来需等两天时间,由知县老儿主持一众府吏批阅试卷,评出过关之人,好进行下一场。

“诶哟,涣哥儿,你咋这般慢呀,烧鸡都吃完了。”

丫头这个没良心的,也不来送他,还是刘三仗义,走时前一夜,陪刘涣大醉了一场,他现在头还有点疼呢。

“所以?”

接下来点名入场。

“哦,且听我给你说来……”

他这里言语很不友善,尽以“小爷”自称,那丑陋的汉子顿觉得心情不好,一时间来了情绪。

刘涣见了鬼,饿着肚子找馆子,却见到处都是人。看来只有自己动手了,得寻寻哪家的小动物没有关好……

这不,入场的第一个环节“搜子”,刘涣便亲眼看到有府吏作弊呢,对某些“特殊的娃儿”特别照顾,随便打了个马虎眼,就放人家过去。

有的只是白纸黑字,只是旁人紧张而严肃的埋头苦作、粉笔疾书、不知所以、焦头烂额……

他而今的办法,想来想去,也只有一个下下策了。

如此,刘涣与黑娃瞎混两天,期间以“特种”手段做了几回梁上君子,偷人家的米酒,还很不幸运地看到了一个胖女人洗澡。

“哎,那你还问。你我知根知底之人,你又不是不知道,老子生平最讨厌那磨磨唧唧的子曰诗云,又怎地记得住;还有那粗劣的毛笔,拿在手中也不听使唤,烦也烦死了,老子一气之下,把答卷揉成一团,弃笔而走……”

(预知后事,请看后话,刘涣想办法拖延赵昚立太子……)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算了吧黑娃,我真心不想听了,从你的儿眼神中早已看了大概……”

“哎,开都开口了。”

到了第二场,难度适当加大。

“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万里随便金鸑鷟,三台仍借玉连钱。话浮酒影彤霞灿,日照衫光瑞色鲜。十二街前楼阁上,卷帘谁不看神仙。”

“哼!你也学会弯弯绕了,既知晓是那小子所写,偏偏还要递给我看,有何好看的,这等肤浅简易之应试,第一场他刘涣不得元首,又有何人坐得?”

只要人家赵知县喊一声,主簿还不得两头跑。好在而今县试之期,大小事由基本凭知县主持,这等为朝廷选举人才的好机会,大家脸上扬起了前所未有的光彩。

赵知县和主簿硬是觉得此诗好极,但涉及了某些隐晦的内容,他劝“天公重抖擞”,不拘“降人才”……那还得了,莫非这泱泱大宋朝,只有他刘涣一个人才么,也忒狂妄无边。

刘涣如是在心底感叹,一时间突然想要发光发热,做个“革命”的英雄和伟人……

场提坐“堂号”,接近主试官,监试加严,或受面试,其人数以十名至二三十名为度……

刘涣清楚,县试有时候也称州县试,但除了唐宋时期以外,明清时期称“郡试”、其余时期或叫做“童子试”。由县官主持,儒学署教官监试。

科考始终都是大事,而今不过县试,铅山已然人满为患,连个住处都找不到。

第一场为正场,录取较宽,文字通顺者即可录取。对于刘涣而言,这有何难,他故意拖延半柱香的时间,把字迹写得如前世“教科书”一般工整,全是“宋体”,之后才交卷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