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
六十吨的粮食能支应多久?陆仁无心去理会,因为他自己能够做到的就只有这么多了。
当夜陆仁对刘备的一大番忽悠,刘备有没有听进去?陆仁自己也不知道,不过看刘备临别时对陆仁很在意的样子,应该是很有希望才对。
荀彧这时也来到了二人的身边,然后荀彧和郭嘉都用相当古怪且阴险的笑脸望定了陆仁。陆仁哪受得了这二位的那种怪脸?立马就溃败了下来,忙道:“行行行,我这就出城去见她,看看她这小丫头葫芦里卖的是啥药。”
把糜竺借调给他运粮的人丁车马打发上路,陆仁看看城外那些眼巴巴的饥民,忽然深吸了口气大喊道:“自明日起,城门处每日巳时末(中午十一点之前)和酉时末(晚上七点之前)会各发一次粥,直到我自购回的粮食用尽为止!但我有言在先,谁要是敢滋生是非,我绝不轻饶!”
陆仁心说你糜竺还真是财大气粗,一千斛的粮食说“这么点”?顺便说一下,斛是容积单位,不是重量单位,汉时的一斛大概相当于现代的两万毫升再稍多一点,也就是二十升左右。现代社会里超市卖的袋装米多为十公斤装,容积大概是七到八个公升,也就是说一汉斛粮米大概的重量是三十公斤左右。而汉时的货车说好不好说坏不坏的,能装个三十来包三百来公斤已经是极限了。
糜竺也是算帐的老手,一听这个数字就不假思索的道:“一车可置粮十斛,百车也才不过千斛,真不知道这点粮米够你干什么的。”
此刻陆仁也没再理会荀彧,而是指挥着粮队的人把这两百车六十吨的粮食放到了荀彧给他留好的地方。至于荀彧当时弄给他的钱帛,糜竺是不会收的,陆仁也就带了回来,但没有还给荀彧,而是把这些钱帛分发给了粮队中的人。
陆仁疲倦的笑笑:“没关系,我尽了我的力也就行了,至少我可以问心无愧,晚上睡觉也可以睡得安稳些。而且要是我所料不差,我弄来的这点粮食只不过是抛砖引玉,后面应该还会有大头。”
————————————————————
陆仁再愣:“商队?糜竺还真打算趁着衮州闹灾的时候大赚一笔?就不怕我们派兵过去把他带来的粮食全给抢了?”
郭嘉和荀彧在门楼上看着陆仁打马出城,郭嘉就摸着光溜溜的下巴坏笑道:“此二人只怕是必有奸情。”
郭嘉的脸色稍稍一正:“必须是一段佳话。”
陆仁道:“有点远,我哪看得清?你明说不就行了?”
陆仁在糜竺的脸上看不出什么,也不知道情况到底如何,只能干笑着回应道:“说了很多很多,说到最后你放那里的茶都被我喝光了。”
陆仁顺着郭嘉所指望去,见城外有一处相对来说不怎么正规的营寨,寨中并没有旗号,守卫在寨边的人也是都是一身家丁的装束。陆仁愣了老半晌没明白过来,问道:“这怎么回事?”
(昨天周一,到了网吧想上传的时候发现u盘不见了,郁闷.今天67-70四更补齐.)
这天陆仁正在鄄城北面的一块地头上检看着脚下的土壤,忽然有人急匆匆的找到陆仁,说是荀彧和郭嘉要陆仁赶紧回城。陆仁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也就赶紧的上马回了城。一回到城中,郭嘉就拉着陆仁来到了城东门楼上,再往城外一指:“这都是你惹来的事。”
陆仁点点头:“也许、可能、大概,我应该是说动了刘备,他有可能会调运大批的粮食过来赈济百姓……常以仁义自居的人,最喜欢做的不就是这种事吗?只是如此一来,曹公再想对徐州用兵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荀公你介时可得帮我美言几句。实在不行,至少得帮我说几句好话,让我能有机会自己和曹公说一些事。”
荀彧看看郭嘉,淡然一笑道:“你我……心照不宣。”
“陆先生!”
郭嘉道:“堆满了柴草!人家说得很清楚,一但发现鄄城有无礼之举,马上就一把火下去把带来的五千斛粮米全都烧了。这个样子,谁敢动他们分毫?”
荀彧摇了摇头:“这事你得自己去,因为这些粮食是你自己出钱买回来的,并非官家之粮。不过义浩啊,就这点粮食,只怕也支应不了几天吧?”
再看糜竺一摆手:“罢了罢了,你和主公说了些什么我也懒得过问了,反正主公今天是当着徐州群臣的面,让我卖些粮食给你。回头你去叫上你的人,跟我去粮仓取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