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仁只觉得莫名其妙:“那这事叫我赶回来干什么?就因为我与糜家有旧,过去好说话?”
但不管怎么样,当陆仁领着五百随从,带着这六十吨的粮食回到鄄城的时候,可着实把整个鄄城的人都惊到了。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时局里,六十吨的粮食意味着什么?
“……”糜竺对陆仁时常不正经的样子也是见怪不怪,不知所谓的摇了摇头后道:“你带了多少人丁和车马来?”
陆仁一听就知道有戏,急忙回应道:“五百人,一百车。”
陆仁笑了笑:“两千斛的粮食,路上发散掉了一些,不过不多。他们见能吃上口饭,也不愿闹出什么事来。荀公,这批粮食我交给你了,开粥厂赈济之类的事你比我在行。”
荀彧让陆仁自己去主持开粥场的事,陆仁却没什么心情去管,毕竟每天都看着那些面黄饥瘦的饥民真不是件好受的事,所以还是扔给了荀彧。陆仁自已则每天天一亮就骑马出城,要么到这里转转,要么就去那里看看,闹得荀彧和郭嘉也不知道陆仁这是想干什么。
等与陆仁碰上面,荀彧就指了指跟在粮队后面的饥民问道:“没惹出事来吧?”
荀彧奇道:“大头?”
两千斛的粮食是多少?大概是六十吨左右。听起来是很多,可真要放到现代最多也就是两到三节火车皮的事。即便是在汉代也并不是什么很大的数字,曹操迎奉献帝到许昌之后开始屯田时挖的地瓮,一个就能放五十吨。
荀彧惊得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之前荀彧和郭嘉都以为陆仁这次去徐州购粮只不过是一个借口,真正的目的是帮曹操稳住东面的刘备,却没想到陆仁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不过说实话,处在什么位置上的人,看待事物就会有什么样的观点。荀彧和郭嘉是站在政治与军事的角度来看问题,可陆仁却只是不想再看到那样的事再在眼前出现。
“什么!?你竟然说动刘备出粮赈济?”
不提这二位如何,只说陆仁急匆匆的赶到寨外,远远的就看见在寨外已经建起了一长列的竹木大篷,而那些维持秩序的僮客、排起长队的百姓,还有空气中飘来的阵阵粥香,都在明明白白的告诉陆仁糜贞已经在发散粥食,只是陆仁真心搞不懂糜贞这是要干嘛。而当陆仁来到寨前,还没来得及向僮客报上姓名,糜贞的声音已经传了过来:
荀彧哑然道:“居然有这等事?我到是头次听说。不过今日之事传扬出去,不见得会是什么令人不齿之事,到或许会成为一段佳话。”
荀彧是早早的就得到了消息,所以早就派出了一小支部队前去接应。现在的衮州可是饥民遍地,这样的一批粮食不留点神很容易出事。而当荀彧到城门这里来接陆仁的时候,远远的就能看见有一大批的饥民几乎是寸步不离的吊在粮队的后面。
郭嘉气苦道:“怎么回事?我和文若还想问问你是怎么回事!你之前不是说刘备可能会送粮食来赈济百姓的吗?怎么现在来的是糜家的商队?”
郭嘉气乐了:“抢?抢什么抢?你当别人是傻的还是说你自己是傻的?人家一路上放出话来,这批粮食就是用来赈济百姓的,发兵去抢不得把饥民全都给逼反了?而且你小子再给我仔细的看看那边寨子里都堆满了什么。”
陆仁心头的大石终于是彻彻底底的落了地,随即向糜竺笑道:“那我这就去叫人,顺便把带来的钱帛给你。”
“虾米!?”陆仁这回是彻底的懵了:“糜贞那个小丫头怎么跑这里来了?”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荀彧白了一眼郭嘉:“若真有奸情只会刻意隐瞒,又岂会如此行事,生怕旁人不知似的。依我看,糜家小姐应该是别有用意吧。粮五千斛虽不甚多,但也足可多赈济百姓一时的了。现在只盼义浩能无惊无险的将这五千斛粮弄过来。”
糜竺狠狠的瞪了陆仁一眼,骂道:“你自己留着吧,我又不差你那点钱帛。看你那么可怜,我再多送你一千斛好了。所需的人丁车马我会借给你。”这里顺便再说一下,鲁肃的家中曾经存粮六千斛,周瑜借粮的时候就送了三千斛给周瑜。而糜竺明显的要比鲁肃有钱得多,两千斛的粮食对糜竺来说真不是个事。
郭嘉嘿嘿坏笑:“文若你不知道,义浩这小子之前和我喝酒笑谈的时候曾经说漏过嘴,就是糜子仲曾有意招义浩入赘糜氏,而且他与糜家小姐也多有往来。二人早已亲近如此,现在却分在对敌双方。今日如此相见,要是传扬出去……呵呵,活生生的拆散了一对伴侣,真是造化弄人,造化弄人啊!”
转过天来,正在驿馆里等消息的陆仁被糜竺请到了家中。而这二位之间也不用客套什么,糜竺把下人们都赶出去之后,对陆仁劈头就是一句话:“那天你都和主公说了些什么?”
郭嘉一拍脑门:“被你气得忘了跟你说了。这支商队领头之人是糜家小姐糜贞,而且发了书信过来,指名道姓的说要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