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七十九回 试屯属众

第七十九回 试屯属众

<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啊,没什么,只是想起了一点往事罢了。”陆仁赶紧回转过神。因为有意的想和李典这个好帮手打好关系,陆仁便笑道:“曼成啊,你也别总是以‘校尉’唤我了。我今年二十三,虚长你七岁,你要是不介意的话就唤我一声‘陆兄’吧。”

带着李典仅仅是转了几个地方,统计出来愿意跟着陆仁去屯田的人丁数字就已将近超过了两千人,闹得陆仁不敢再去召募了。到不是陆仁不想多召点,而是荀彧给陆仁交过底,能调拔给陆仁试屯初期的始动粮食不多,毕竟曹操这里还要和吕布干仗,从陈地转了一圈掠回来的粮食主要还是得作为曹操的军粮来使用。

次日的鄄城东门,李典早早的就带了几十号人在此等候。不久陆仁骑马赶来,二人就带着这几十号的人出了城门。

但陆仁却又知道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到现在为止,天下大乱、诸候纷争已经多年,各地的青壮男子很多都被强征为兵是很平常的事。而之前的两灾暴发,青壮逃荒时又比其他的人要逃得远些,那剩下来讨饭的当然只能是些歪瓜劣枣。

昨天李典作为陆仁的下属,态度自然要显得尊重,但是这一夜过去,李典反复的思考着在陆仁那里看到的资料和图样,就愈发的觉得陆仁不简单,因此在李典的眼中,陆仁就变成了贤士一类的人物,态度上就自然会有所转变。

陆仁点点头,笑而不语。

陆仁扬鞭一指:“屯田只凭你带的几百人又哪里够?本来我是想请荀公调拔的,可荀公却说要我自己去召募。没办法,只好在开春之前自己去召募了。前面几里的地方是之前饥民们的流居之所,我们就是去那里看看能不能召到些愿意去屯田的饥民。”

李典在一旁道:“陆校尉何故轻叹?”

————————————————————

李典奇道:“可现在尚在隆冬,地上尽是冬季的雨水雪水,这个时候开地挖沟是不是有失妥当?”

想通这些,陆仁便向李典微笑道:“曼成,这开荒辟田、兴修水利之事,你不如我;但论统兵率营,我却是什么都不懂,要我去管我肯定会管不下来,所以到时这节制人马,让他们依令而行的事,我就全部交给你了。”

再抬头看了看天,陆仁接着想道:“一下子就过去了一年零八个月,也就是二十个月,再有二十个月,雪莉那里就能接我回去了。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得好好的屯田,先把成绩做出来给别人看看,然后才能真正的推广出去,留下正确的农业、水利方面的技术,好歹让现时点的农民能多收点粮食,不至于出点什么事就‘人相食’……唉,等曹操把献帝送去许昌,真正开始推广屯田制的时候,相信效果会更好。”

李典“哦”了一声点头称是,陆仁却在心里暗道:“你懂个屁!最多也只是懂了一半。我之前在饥民那里得来的情报是假的啊?现在的中原地区没能以水稻为主要的粮食作物,除了太过奔放的种植,对水稻的护理远远不够之外,最大的原因是水稻旱种!人要是水份不够就会变成僵尸,缺了水的水稻那叫僵稻。蔫不拉及的能长出什么来?我现在去开田,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把那些旱田给转变成适合种植水稻的水洼田。”

李典向陆仁一拱手:“既然蒙兄台不弃,典就不造作了。陆兄!”

陆仁算了一下,荀彧调拔给他的粮食如果是按基本口粮来摊算,也仅仅是够三千人吃到明年的七月初而已,而陆仁自己只是在照本宣科,再说得难听点是在纸上谈兵的进行种植,因此陆仁自己的心里对能不能种好也是很没底的。在这种情况下为求保险起见,陆仁就把试屯人数锁定在了两千,加上李典带领的五百护屯军,就是两千五百人。这样一来,多多少少的在口粮上能够宽松上一点,不至于过得那么紧巴巴的。

不过再看看李典率领的五百护屯军,陆仁到又暗中松了口气。好歹这也是五百青壮,必要的时候可以把手伸到这五百青壮的身上去。或许曹操和荀彧会安排李典带这五百人来,本身就是有这个意思在里面吧?

陆仁摆手笑笑,心中暗道:“这样也不错,算是各有分工吧。我对带领军兵这方面的事完全是个门外汉,没个人帮帮我就肯定会出问题。出问题事小,要是误了屯田的事,曹操和荀彧还指不定会怎么整我。就算他们不怪罪我什么……”

李典拱手一礼:“李典领命,定不负校尉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