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七十九回 试屯属众

第七十九回 试屯属众

想到这里,陆仁又想起了那天在东阿附近看到的那一幕,眉头不由得紧皱了起来,暗自摇头道:“做人不能没心没肺到那种地步。那些大事我是做不了,可是留下点正确的农业知识,让这个时空的人少挨点饿,至少可以少发生一点那样的事,我却是能够做到的。现在有个李典帮我处理这些我不擅长的事帮我管着,我能省事省心,同时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到种田的事上面去。其实我也没种过地,只是在照本宣科,是得多集中点精力多注意点。”

陆仁取过了图样展开道:“还能干嘛?当然是抢时间去试屯之所开地挖沟。”

这说着说着,陆仁明显感觉到李典对他的态度语气有些变化,应该是由昨天的尊,渐渐的转为了现在的敬。稍一迟疑间陆仁便明白了过来,因为李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

此外曹操这里正在准备再度举兵攻打吕布,鄄城、范县、东阿三处的青壮军兵基本上都调走了,剩下的也要保守城池,不能轻易抽调。自己有地的农民,亦或是那些地主家里的庄客僮客又调动不了,陆仁能够召募到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陆仁解释道:“正因为到处都会有雨水雪水,我才要在这个时候提前作些准备。其实我也不想这样的,可你也知道之前干旱了许久,许多田地早已荒芜,这个样子等我们开春再过去重新开地可能就会晚了。再说趁秋冬的农闲之时抓紧时间兴修水利也是常理,我们趁着今冬的雪水尚未消融的时候赶紧的挖下一些蓄水的水塘,对试屯之事会大有裨益。”

不过事情还真是出乎陆仁的意料之外。等到了地头,一开始说募饥馑流民去屯田的时候,众多的流民的确都是持怀疑的态度,没什么人敢过来应募。可是当陆仁把正式的公文一亮,自己的名子也因此而亮出来的时候,大家一听说是那个自己掏钱去徐州买粮食,而且还用音律向糜家“买”下粮食来赈济饥民的陆仁,马上一圈又一圈的流民可就都围了上来。

对此陆仁也是老半晌才明白过来,为什么那时荀彧会说出“不要看轻自己”的话,感情自己在这些饥馑流民之中很有些知名度和号召力,至少至少,这些流民也是抱着一种“跟着陆仁就会有饭吃”的思想。有这些东西打底,陆仁想召个几千人去种地还真不是件难事,毕竟之前的战乱,还有今年的蝗旱双灾,把大家都给饿怕了。

人一上路,陆仁与李典少不了要攀谈一番。这时陆仁才了解到李典今年其实只有十六岁,按古人的习惯在一个月后也才不过虚岁十七。而历史上李典三十六岁就病死,具体生卒年月不明,但张辽的合肥之战是发生在建安十六年,即公元211年,李典应该是在这一战之后的一、两年里病死的。现在算起来,李典打这一仗的时候应该是三十三、四岁左右,正是古时男子的精壮之年。

三日之后鄄城的北门,两千多饥民已聚集齐。而在这三天里,陆仁为了让这些饥民心安,也请荀彧先拔出相应的口粮给这些饥民就食,同时让李典带上那五百护屯军开始对这些饥民进行相应的管制。

要知道两汉时期的税赋一般为十五分之一,最少的时候甚至是三十分之一,可曹操屯田的时候收的是五成甚至是六成,可还是有人愿意干,不是因为饿怕了又能是因为什么?

老实说,陆仁对自己去召募流民的事是没抱什么期望的,因为陆仁知道历史上的曹操在实行屯田制之初可是用了不少强制性的措施的。而那时的曹操在政治上是迎奉了献帝,因而有政治号召力;在军事上打跑了吕布和一堆杂兵杂将,因而有军事震慑力。可问题是,现在的曹操这两条都不具备,那自己想召募流民去屯田又谈何容易?要不是因为顾虑到这些,陆仁又哪里会找荀彧,请荀彧直接调人给他?

想到这里,陆仁先前看见自己这两千不太像话的屯田人马时的郁闷心情也一扫而空,人在马上很装13的扬鞭一指,喝令道:“众人听令,出发!”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李典看了看自己这一队人走的方向,再问道:“陆兄,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说起来人数固然是召够了,但陆仁还是有些头痛,因为这两千多饥民里青壮男子的数目不多,换言之就是主要劳动力有些不足。

李典“哦”了一声表示了解,当下便催促人马加快步伐。

转了一圈回到鄄城,陆仁邀李典去自己家里吃个便饭。饭吃完之后在书房里小坐喝茶,李典就问道:“陆兄,你今日就安排着召募来的流民三天后去城北聚集,是有何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