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李典这会儿的头摇得跟拔浪鼓似的,他又哪里听过学过看过这些?不过现在见陆仁说得头头是道,李典却变得有些更加疑惑,因为这些东西完全超出了他的常识与认知之外,他又哪里能在一时半会儿之间就接受得了?
要不把手伸到韩浩的那三千人那里去?这个念头只是刚一冒头就被陆仁给枪毙了。且不论韩浩对自己的意见太大,这事真要做起来难度也很大的说。两屯之间隔着条河,想运肥就得过河,那也未免太不方便了点。而且也不能让对方的人在想便便的时候就专门跑到自己这里来吧?真要那样不拉得一裤子都是才怪了。相比之下还是想点其他可行的办法来得更实际一些。
李典摇头,随即带着十二分的怀疑问道:“农有十肥?却是哪十肥?”
官威一拿出来,这些人当然只能是照做,弄得陆仁在心中也不得不承认权力这玩意儿确实是个好东西,难怪从古至今会有那么多的人为之疯狂。而在把这几十号人赶去干活之后,陆仁看了看身边很是犹豫不定的李典,知道得向李典把这里面的事解释清楚,不然要是闹得身边这位管着军权的人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自己的活可就干不下去了。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对于这个赌局,陆仁多少还是有一点担心的。理论归理论,实际操作中有些什么样的情况,陆仁还真吃不准,比如现代的诸如化肥啊、农药啊、拖拉机啊,陆仁可就没有,得想其他的办法来解决。而一想到化肥和农药,陆仁就猛的一拍脑门,暗骂道:“该死,怎么这么重要的事都给忘了?冬天到这里的时候因为不是时候就先没去弄,开春之后又因为光顾着育秧,乱七八糟的事情也碰上了不少,居然就给整忘掉了!还好,现在只是刚刚把秧插下去,把农家肥给弄出来还完全来得及!”
汉时普遍的粮食产量是一小亩三石粟,当然汉时的度量衡和现代的公制是不同的,大致上一现代亩=66.67公顷=1.4东汉大亩=3.38东汉小亩,而东汉的一石实际上只有26.4公斤,那么一小亩三石的收成,换算到现代的亩产数,就只有的268公斤不到。注意这是换算成了现代公制的产量仅有268公斤。
换了口气,陆仁接着道:“再就是谷壳、稻麦秸杆亦可为肥,像我们收稻之后,我就会命人将多余的稻草掩埋到土中,来春再种时土地会肥沃许多。至此的前七类可称为有机……”说到这儿陆仁猛然住嘴,心说李典怎么可能会明白有机肥与无机肥之前的区别?别说是李典,陆仁自己都有些搞不懂来着,因为在陆仁映象中,化学成绩好像一直都不怎么样。
陆仁翻找出相关的农业资料,解释道:“所谓的农有十肥,一曰人粪,二曰畜粪,三曰绿肥,四曰渣粪,五曰骨粪,六曰皮粪,七曰物粪,八曰泥粪,九曰污粪,十曰矿粪。
“渣粪指的是如榨取豆油或是磨出豆浆之后的豆渣这种可遗弃之物;骨粪指的是将禽兽、蚌蛤的骨、蹄、角、壳,或将之烧化、或碾磨成粉;皮粪指的是鸟兽皮毛;物粪多指早已腐败不可食用的残羹剩饭,或洗淘粟米、鱼之后的水。哎,说起来这是没什么鱼,不然我都想弄些鱼去稻田里养着,既可益稻生长,收稻之后咱们又可以有鱼吃。”这个不是开玩笑,后世在南方的许多地方真的是在水稻田里养鱼,一般所说的“鱼米之乡”也是有这层意思在里面的。
李典点头道:“典曾就读过《汜胜之》,此书中有轮耕之术的记载,即隔年停耕不种谷物以复地力,意在不竭地力、不使其由沃变瘠。现在陆兄你言及的后三类有可复地力之用,莫不是将这后三类肥施之于土中有轮耕之效?”
“……”李典无语,心说你刚才还说韩浩这次来是来和你赌气的,现在你自己又何尝不是在和韩浩赌上了气?
至于水稻品种方面的问题,陆仁到是有参阅过《天工开物》这些汉代以后至辛亥革命以前的农业著作,再结合一下自己所持有的现代科学耕种技术,所以陆仁最终是将单季水稻的产量定位在了亩产600公左右的数字上。大致的换算下来就是每个汉代小亩应该能有177公斤的产量,也就是6.7东汉石。为求保险再去掉一些风险值,陆仁把产量定位在五个东汉石是有很高的把握的。
不过陆仁现在终归是上司,李典只能是照着陆仁发下的命令去做。再想了想,李典便向陆仁劝谏道:“陆兄,我等毕竟同为曹公帐下幕僚,彼此间不能失了和气,故此典还望陆兄能谨慎一些。现在也无旁事,典先行告退。”
不过现在这个时候要向这几十号人解释农家肥的事显然不太现实,所以陆仁的做法是立马就把脸色一沉,拿出了为官者的架子喝斥道:“让你们去做就老老实实的去做,要是出了什么问题被怪罪下来,自然有我一力承担。行了,快去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