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开了两小时,大家达成共识,成立以副厂长孟宪国为组长的技改小组,在年后前往山东、河南、湖南等机械厂参观学习,而后拿出技改方案,力争于年底开启新一轮的生产。
侯海洋倒是很久没有开过这么长的会议了,他的重心工作是党务纪检,今天大家讨论的内容也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外,特别是厂长还兼任党委书记,可以说自己的工作原则上是在厂长的监督下,以后的工作要怎么开展,值得深思。
会议结束后,侯海洋快步离开烟雾缭绕的会议室去了趟厕所,从厕所回到楼脚下,他才开始打量起这座办公楼,这是一座80年代末的三层建筑,看得出当时的世安机械厂应该算效益不错,外墙不是红钻,而是贴着白色瓷砖,厂名的题词还出自当年总装的某个将军,有几间办公室的窗外还挂着空调外机,发出哐哐哐的运转声音。
“侯书记”侯海洋发现迎面走来一个30多岁的干练男人。“我是厂办的李华德,您的办公室已经准备好了,请你过来做指示。”
侯海洋随着李华德边走边道:“有个地方办公就行了,我要求不高。”随着李华德来到办公室,侯海洋觉得格局和光线到时候和当年的巴山档案局有几分类似,茶瓶、水杯等生活用品都是些新的旧款,桌面上甚至摆着一只久未见过的蘸水钢笔和墨水瓶,倒是生出些许怀旧的感觉。
李华德道:“电话下午邮电局的人就来安,可以打长途。还有什么需要给给我说,我就在当头那件办公室。”
侯海洋道:“你们办公都不用电脑吗”
李华德道:“我们只有少量的电脑,搞财务、搞设计和打字员都是抢到在用。效益不好,经济困难,厂长都没有专用电脑。”
侯海洋摇摇头,他也不再评论什么,拿起桌面一本世厂的册子,道:“好吧,我想熟悉下厂里的情况,你去找些近几年的资料给我看看。”
李华德道:“好的。对了,侯书记在市里住哪里听说是你巴山过来的,要是茂东没有房子,可以去我们厂里的干部楼住。”
侯海洋道:“不用了,我有地方住。”
李华德道:“中午吃饭,在伙食团后面的小餐厅,到时候我来请侯书记,大家要给侯书记接个风。”
侯海洋道:“好的,辛苦你了。”
李华德叽叽歪歪讲了半天走出了办公室,侯海洋开始翻阅起世安厂的小册子,世安厂对他的记忆还停留在当年出了一大帮混世青年的轻工楼,没想到有朝一日竟然来到了这里工作。
从资料侯海洋了解到世安厂先前是兵器工业部的下属企业,主要生产发动机的气缸头,在90年代初期达到巅峰,产值和利税在茂东都算一枝独秀,进入新千年后迅速衰败,年年亏损,目前负债已达2亿。侯海洋在担任县领导的时候花了一些时间去研究宏观经济,知道市场化后给很多企业带来的冲击,但这些当年屡屡能在部委得到表彰的独家产品,为什么说不行就不行了,的确值得深思。侯海洋习惯性的坐下准备开电脑找资料,却发现桌子除了茶杯钢笔,空空如也。
中午饭时间,李华德准时来请侯海洋就餐,来到小食堂,七个位置已经准备好。头头闹闹们搓着手从寒冷的户外来到暖和的食堂,不一会儿,汤端上桌子,品种丰富算是丰富,主食有山东大馒头,西北锅贴,主菜有糖醋鲤鱼、红烧肉,也有岭西当地的腊肉香肠和土豆烧肥肠,汤是一锅飘着异香的老鸭汤。赵力打着哈哈,道:“侯书记,今天你上任,我给食堂打了招呼,弄了几个特色菜,平时我们的伙食可没有这么好。”
孟宪国拿起一个馒头道:“小侯,我看你的身板倒像是北方人,来吃个馒头。”
侯海洋接过馒头,咬了一口,感觉和市面的馒头确实不一样,而是货真价实有嚼劲的北方馒头,又端起碗喝了一口老鸭汤,只叹汤味浓郁,和市面上的味精汤是大相径庭。一顿饭下来,侯海洋倒是对世安厂的小食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菜虽不是生猛海鲜,但每道都是用料考究做工精良,如果世安厂的管理者能像食堂的管理员那样肯去花精力调研用户的需求,量身打造产品,应该不至于如此。
下午五点半,厂里的下班喇叭响起,响起了长久不衰的厂歌,侯海洋走出办公室房门,发现办公大楼已经空空如也,估计厂里没有活大家也散漫惯了,可还真是个混日子的好地方。他挂念着家里的小思芸,准备给赵力打个招呼就回公安局家属院,刚起身,桌上的新电话响起来,电话是副厂长王选打来的,王选是分管后勤的副厂长,中午饭也是王选亲自安排的,他道:“侯书记,晚上有没有安排,领导指示了,要把书记的后勤安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