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静州往事 > 第七十二章 邱家兄弟

第七十二章 邱家兄弟

静州往事 篇外 又名:茂东风云 第七十二章 邱家兄弟

邱大海自从确诊了帕金森综合症之后就从市人大病退在家修养,这段时间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仅是安心静养,为了不让他的思维退化过快,邱宁刚有空就过来陪着他下下围棋。侯海洋从巴山县政府退出之后,有关于侯海洋的消息就再也没有传入过邱大海的耳朵,侄儿郭瑞给侯海洋当秘书这事,他自然也不会知道。

郭瑞道:“老城区区委的侯海洋书记啊。”

邱大海有些吃惊,语气有些颤抖地对邱宁刚道:“巴山那个侯海洋到老城区当区委书记了”

邱宁刚知道邱大海一直对侯海洋念念不忘,甚至有些耿耿于怀,但他也不再回避这个话题,道:“他确实有些能耐,在世安厂干了两年被市领导看中,去了老城区当一把手。”

只见邱大海的茶杯哐当掉在地上,邱宁刚道:“爸,烫到没有”

邱大海没有回答邱宁刚,而是喃喃道:“区委书记老田算和我平起平坐,没想到才几年,这个三十来岁的小子竟坐了他的位置”

郭瑞拿扫把扫了破碎的杯子,问道:“姨夫之前认识侯书记”

邱宁刚打断道:“你刚说侯书记找我有事,外面来讲。”邱宁刚带着郭瑞出了房间,留下邱大海望着棋盘中的死局无所适从

茂东市委市政府关于旧城改造的方案即将出台,为了保证旧城改造的进度,作为所在区的一把手,侯海洋眼下的首要要务就是拆迁,他叫上秘书郭瑞开了一辆不起眼的桑塔纳,到了茂东最大的棚户区胜利社区。胜利社区城乡结合特殊的地理环境让这里充斥着各种中小型石材、瓷砖厂、铁件加工厂、食品加工产,甚至不少的禽养殖企业,各种脏乱差和废弃物都直接排放入环境中,与市委倡导的绿色茂东格格不入。由于位于巴河出城的下游地带,又是的城区边缘,对市容影响相对较小,也造成胜利社区整治改造工程的多次搁浅,成为茂东城市发展毒瘤,但这一次以赵东为首的茂东市委班子下决心就着旧城改造的东风将其彻底铲除。

侯海洋和郭瑞风尘仆仆来到首站石材加工厂聚集的地方。条石是岭西发展的重要生产资料,胜利社区背靠巴岳山,是采石场下山后的第一站,义不容辞接过来料加工的任务。二人身在其中,只觉得方圆几公里内大型切割机的声音此起彼伏、震耳欲聋,切割的粉尘在阳光中飞舞,把半边天的颜色染成了黄色,饶是侯海洋适应能力再强也接过了郭瑞递来的口罩戴上。

好不容易走出了声污染和粉尘污染地区,二人又闻到了浓郁的鸡屎臭味,通过当地居民得知,这里是茂东最大的禽类养殖基地,远销京城的巴河土鸡蛋就是产自此处,由于养殖规模大,又不是正规的生态养殖产,基地老板将鸡屎、糠壳等废弃物一起排放到巴河之中,以此省去一大笔治污成本,赚的盆满钵满。

接下来的铁件加工和食品加工更是触目惊心,可以说胜利社区还处于把手,侯海洋深知启动胜利社区的改造才是真正拉开旧城改造的序幕。回到区委,侯海洋让郭瑞把刚才的拍的照片洗了出来,拿到照片,侯海洋让区委宣传部张冰来到办公室,侯海洋道:“张部长,市里关于启动旧城改造的文件即将下发,我们区任重道远,这里是胜利棚户区的照片,我想让你造个势,打响头一炮。”说着扔出一叠精选场景。

张冰在这个职位多年,他接触的都是歌功颂德的正能量,今日看着污水横流、破败不堪的棚户区,似乎看着照片就闻到臭味,翻着照片的他不由得邹起眉头。侯海洋补充道:“这是我刚刚采集的新鲜材料,我希望你再润润色,让区里各级政府官员以及老百姓的思想的统一起来,意识到胜利社区的改造迫在眉睫,且是功在当代、立在千秋,这不光是市里的任务,是要还大家一个碧水蓝天。”

张冰毕也毕业于岭西大学系,他和侯海洋几次接触下来很是投缘,接过侯海洋的任务便点头道:“好的,我立刻准备材料。”

侯海洋道:“有需要协调市委宣传部的,你尽管提出来,这次赵书记要过目。”

和张冰交代了宣传事宜,侯海洋便开始准备和邱宁刚的非正式会晤,经过秘书郭瑞的牵线搭桥,侯海洋和邱宁刚将再次坐到一起,想起上次见面自己还是邱家的乘龙快婿,此一时、彼一时,几年下来都是物是人非。

侯海洋在茂东山水饭店的二楼选了一个幽静的茶室,泡了杯竹叶青等着邱宁刚来。邱宁刚为人低调,婉拒了侯海洋的专车接送,选了单位一辆普通牌照的轿车而来。多年未见,不到四十岁的邱宁刚两鬓已染了寒霜,侯海洋对邱宁刚一直保持着尊敬,道:“邱检,让你跑一趟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