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州往事 篇外 又名:茂东风云 第七十三章 人事任命
邱家内部,邱宁刚力荐二弟邱宁勇前往老城区公安局的决定,还是在邱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以李珍英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她瘪着嘴道:“我的儿子怎么可以屈就在这个农民娃儿下面做事”对于侯海洋的扶摇直上,李珍英既觉得侥幸又觉得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邱大海出人意料的不吭声,他只觉得自己的脑筋已经跟不上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
邱宁刚道:“勇娃,自己的前途自己把握,你自己想你这几年憋得恼不恼火”
邱宁勇是别着手枪的刑警出身,这种坐办公室类似于网管的生活他确实待着难受,但要自己去给当年最看不起的铁脑壳侯海洋做事,心里这个坎却是很难迈过去。邱宁勇继续劝道:“钱老爷在老城区政法系统一呼百应,仗着资格老在老城区当了十多年土霸王,你要是能把握好机会老城区公安局局长的位置就是你的了,你才35岁,又有当哥的给你撑起,何愁未来”
邱宁勇点了支烟,其实这两年他很想脱下警服不干了,但他知道自己并不是经商的料,只得硬着头皮每天去警察局坐班,其实他何尝不是等着这个机会吗,只不过给机会的人是老“相识”侯海洋,那又何必给自己过不去于是点头道:“哥,我听你的,这次把握大不大”
邱宁刚道:“侯海洋答应了,我再去做做其他的工作,就应该有办法。”
那边侯海洋来到老城区已经三个月,通过工作接触已和各个常委有了不少互动,目前常委中宣传部长张冰和自己关系最好,首先二人是同校同专业,相熟后才知道张冰竟然是杨涟的学生,两人结伴去看望了一次杨涟,私下在各方面达成共识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此外,侯海洋还区纪委书记冷劲接上了头,冷劲和邱宁刚在岭西政法大学函授班住了大半年同宿舍,私交很不错,为了自己弟弟这次能够成功上位并干出一番成绩,邱宁刚牵线搭桥让侯海洋和冷劲达成了统一战线。
当然,对于侯海洋这个老城区初来乍到的“新人”,以自己的年龄和资历要让别人完全信服还需要时间和实际行动来证明。马乾是久居区里的老领导,他始终觉得侯海洋抢了自己的位置,眼看区委书记很有可能再进一步成为市委常委,这种心情就像煮熟的鸭子飞走了,而且飞走的还是只金鸭子,侯海洋很理解他的心情,不与之对立,相反处处尊重他,整日以笑脸相迎,这就让马乾不得不高看一眼侯海洋胸襟。
眼看2007年即将过去,侯海洋的当务之急是准备入主区委以来最重要的会议研究人事调整的专题常委会。书记官干部,能不能掌控这次常委会的局面对于侯海洋在区委的执政经历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侯海洋事先和组织部长林振英碰了头,就需要调整的职位“量身定做”条件,换句话说,党委认为这个职位给谁合适,就按照这个人的情况来设置任职条件,其实这一招很容易找人诟病,但侯海洋也不傻,他前期征求了马乾的意向,将财政局、发改局两个含金量颇高的位置量身定做给马乾的人,马乾也不傻,知道自己大势已去,欺老不欺少,自己也就投桃报李让林振英好好配合侯海洋的意图,把侯海洋最希望得到的建设局、城管局等位置留给了他,他当了多年老城区干部,对老城区也颇有感情,自己推荐的人选也不是任人唯亲,是确实能干些实事的干部。
这次区委在没有征求钱长栋意见的情况下,以上级统一安排为名增设一位区公安局的常务副局长,这无疑让钱长栋很是不舒服,他想再怎么样侯海洋来也应该征求自己的意见,问问人选方面的事情吧,可临近会议前一天仍然没有音讯,钱长栋不禁暗道:“这个青屁股娃儿一上台就要洗涮我”他忍不住给侯海洋打了一个电话,开门见山道:“区委增设公安局常务副局长一职是有什么考虑吗”
钱长栋这句话有些咄咄逼人,侯海洋也不生气,这是他意料中的电话,回道:“钱书记身兼政法委书记一职,日理万机,公安局有必要设置局长全面负责公安内部事宜,好把你解放到更宏观的位置上工作。钱书记你熟悉公安系统,那你点个将”
钱长栋也不客气道:“我建议是现任公安局副局长方太金,他是老资格副局长,业务熟练,也镇得住堂子。”
侯海洋:“钱书记的意见我记下来了,方太金在候选名单之中,等会我会叫老苟发名单给几位常委过目,具体还是明日会上表决。”这一句冷冰冰的回答,让钱长栋有些不祥的预感,他也不好再多给这位年轻的书记暗示,闷声挂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