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纯手里没刀,只能握紧了拳头,但是半晌后他又松开追了出去。门还没关,曹纯追到门口喊住了徐州兵,徐州兵有些愣愣的望着曹纯,曹纯忙伸手将一块小银子塞到来抓小孩的士兵头领手里。
定好地址,确定完学校名称,整个十一月,陶应都在为彭城律法高等学堂而奔波着,张昭此时也放下的架子在组织人员完善着每一条律法,争取做每一件事情都能够有法可依。时间一点点过去了,转眼间时间就到了公元194年的年末,这一年汉末发生了很多战役,也最为动荡。
小院里,几个粗暴的士兵过去将曹植抓了起来,像拎小鸡的似得就拎走了。三岁的曹植不知道是害怕,还是被士兵抓的疼了,在士兵的魔掌下开始大哭起来。他一边哭着一边不停的踢打着士兵,士兵反而伸手一巴掌打在了他屁股上。
有时候没有天子,似乎也是好事,就例如现在的陶应。现在的陶应就已经决定重新利用自己的威望舍掉皇帝是天派下来的天子之说,直接说上天见诸侯征伐无度,天子懦弱不堪,已经舍弃了天子,让他重新来制定律法来约束众生。
从十二月一日正式执行,而这一天被命名为律法日,律法日全民祭奠律法大帝,而这个节日也变成彭城第一个重大节日。
两千人,经过近一个月的讨论,才将彭城律法制定完毕,数千条的法律甚是细致,至少现在是比任何法律要完备了。但是法律制定出来了,执行是一个难题,因为百姓大多数不识字,就是识字,也不可能完全懂得这些东西。
制定完了法律之后,陶应又开始让名士们自己研究民法、刑法、婚姻法等等法律,为了鼓励百姓多生育,陶应便又下令废除包办婚姻,婚姻自由。
确定法律之前,陶应更是编造了一个更为神奇的传说。陶应想学西方,他们有一个教人向善的信仰,然后百姓有信仰,知道敬畏,因此法律才能得以实施。于是陶应便开始编造出来一个律法大帝的故事来,因为老百姓本来就信神仙的。
“有什么事快点说,我们赶着去复命呢!”士兵虽然有些不耐烦,但是看得出他脸上笑眯眯的。
但是制定法律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因为这其中涉及太多太多。陶应却不是学法律的,所以他也是一头雾水。与其想不出来,陶应便下令召集彭城名士共修法典。这次陶应又去请张昭,张昭没有拒绝。
安顿好了曹植之后,为了让彭城走上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陶应开始制定法律。法律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最根本的保证,一个法制国家更是一个民族能够世代强大的基础,因此陶应对这个特别重视。
律法大帝出生后,他制定了法律,才让天界变的井井有条。而陶应就是天界派来的使者,他是来将律法大帝的法律传授给苦难的人间,只有信奉律法大帝才能让彭城百姓过上神仙
第二条:天下合法职业是不受歧视的。
传说在天界,本来是无法度的,所以天界那时如同地狱一般。那里不是人民向往的地方,这一切的改变都是因为一个人,那就是律法大帝!
士兵想了想,似乎陶应没有下命令说不许将这个秘密告诉别人。哦,不,或许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秘密!既然不是秘密,为何不卖给这个将军个人情呢?
身边一个士兵慌忙放下曹植,将曹植背在了身上。
在婚姻法里,陶应特别在意,犹豫现在徐州处在四战之地,所以人口是奇缺的,而数次的战争让徐州男丁损伤眼中,女丁较多,所以陶应便制定了一夫最多可娶三妻,妻子平等,不分贵贱,不得纳妾。
第一条:天下百姓是平等的,无分贵贱,律法大帝保护每一个子民的神圣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