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yfrr.cn
字:
关灯 护眼
一帆文学网 > 南宋日记 > 第二十四章 过年

第二十四章 过年

<font color=red>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font color=red>ge001</font>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过年了,过年了,鹅湖村的孩童们细数着爹妈今日准备的“硬菜”,逢人便要夸赞一番……

那小子此时正处在师父教他武功的山巅上,俯视整个永平,但觉得四周青山环抱,东有麒麟山,南有凤凰山,西有驼峰山,北方便是他矗立的鹅湖山,鹅湖山倒影于西湖,临江如剑劈而出清风峡谷。

今朝可累死了刘焕,他随着老头一起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正是忙得不亦乐乎。

呵,他们不过孩童年纪,刘涣有意想躲,又哪里找得到。

老头还未读及,单单看到嫣红如艳的宣纸,心情已然大好无边。这些对子虽略显俗气,但却是为迎合新年新景,倒也无可挑剔了。

老头读了许久,觉得自己一时间年轻了起来,体内的热血又开始沸腾,他要战斗,要从南至北,一路杀回去,杀到河南开封,杀往女真族地……

众人磨磨唧唧,吵闹得刘涣写字的心都不静,他挥挥手,索性由正楷变成了行书,直到后来变成了草书时,人们才止住了嘴巴。

刘涣也由得他折腾,与之一起备迎神香花等供物,以祈新岁之安……老头交代了刘涣两件任务,其一是要为除旧迎新写一首诗,二是明日醒来之时,要看到门边贴上的对子。刘涣都一一应允了,老头才疯疯癫癫地睡去……

老头又问他作的诗。刘涣往正堂右侧的墙上一指,却已经写好,挂在墙上晾了许久,墨迹都已干了。

刘欢无赖,只有一碗水端平,皆以正楷仿宋而写,工工整整地完成了上百幅对子。头也晕,手也抖,这可是个长期练刀法的人,尽然用笔时长也会手感乏力。

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给你提示了会给随机内容!居然还采集!

“对了对了,那办学一事你想好了没有,我家娃整日跟着你学,永平的学堂他是再也不去了的。”

杨三家的丫头大早上地穿起了刘涣给他买的衣服,又扎上母亲置办的头巾,催促着他母亲,来看望张老头。

等到次日清早,老头从梦中醒来,习以为常地接受了刘涣的“服侍”,梳洗完毕,往家门口一看,但觉得院门上、窗台便、正门处,贴满了对子。有道是“开门迎春春满院,抬头见喜喜事多”、“春红柳发岁更新,爆竹花开灯结彩”,又有“展鸿图兴旺发达,创大业万星生辉”一幅,正是贴在了刘涣的窗户边。

乾道六年的腊月走到了尽头,三十那天,时人称作“月穷岁尽之日”,又讲“除夜”。

“哎哟,涣哥儿,你给他们写得都是规规整整的好字,怎地给我的尽是鬼画符,我不要我不要。”

他们有的打起了退堂鼓,要去找刘涣理论,谁知尽找不到“带头大哥”的身影。

吃完了饺子,老头笑呵呵地道:“都言君子远庖厨,没想到你是男儿当女用,真不知是好或是不好了……”

这下倒好,老头“祸水东引”,全部人都将目光转向了刘涣,向他讨要新年的对子。

“涣儿别听他们胡说,四叔看准了的,你将来一定做官,得是做大官呢,那时候,你可不要忘记四叔哟……”

对于这吃饺子一事,后世传言“初一饺子初二面”。大年初一,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日食品,自有他的原因:古代习俗,饺子是过年祭祀后食用的食品。过年时,讲究守岁时包,辞岁时吃,即到子时吃,此时为两年之交、迎新辞旧的时刻,具有特殊意义,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预示新的一年里交上好运。再者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饺子又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喜气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

“哪里起得来,昨夜像个饿死鬼投胎,一口气吃了四斤酒,还死在床上呢。”

其实他并不晓得这时候的人们有没有吃饺子的习惯,但其心中思念“故土”,那后世千百年的积淀与传承,不是在朝夕之间能够改变的。

“那沼气池,我家也要建设一个,我可是你三叔,你得先答应了,否则哪里算得家门亲戚。”

其实读书人大多寒酸得很,除去书籍和大小毛笔以外,又还有什么值得看重的呢。老头赐他珍藏多年的上等狼毫,却是他的福分了。

“涣哥涣哥,丫头说你与黑娃要做大事,怎地不带上我们,我们哪里不如黑娃了?”

小孩子们这才恍然大悟,怎地这所谓的大事便是砍竹子么,好生无聊。

“涣哥儿,那‘肥料’的制造之法何时开始啊,到时候你得到我家去亲自指点啊,婶子给你做好吃的……”

张老头没有给刘涣买衣服,倒是吃了一壶刘涣的“孝敬酒”,醉意蹒跚,翻箱倒柜地找来一支狼毫,笔的末端镶有玉石,显得高贵端庄,典雅大气。递给刘涣时,再三提醒这是他最珍贵的东西,交给了刘涣希望他靠此笔飞鸿腾达。

好不容易送走了一大堆瘟神,他难得清静,又被黑娃等效忠他的死党吵醒。